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外舅二首·其二》
《挽外舅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许月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月卿方髻时,公欲东床之。

我姑已黄土,公鬓正青丝。

忽忽成今古,茫茫问孰谁。

但能抱茂子,洒泪读新碑。

(0)
注释
月卿:指女子的名字,这里代指新娘。
东床:古代对女婿的称呼,这里指希望月卿成为儿媳。
我姑:指诗人的母亲。
黄土:死亡的象征,指母亲去世。
公鬓:您的鬓角,指对方。
青丝:形容头发乌黑,象征年轻。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茫茫:形容广阔或迷茫,此处指人生无常。
孰谁:疑问词,意为‘是谁’。
茂子:可能指月卿的儿子,也可能泛指孩子。
新碑:新立的墓碑,表示亲人去世。
翻译
当月卿还是少女梳着发髻的时候,您渴望让她成为您的儿媳。
我的母亲已经去世,您的鬓角却依然乌黑如丝。
时间匆匆流逝,古今变换无常,茫茫人海中找寻何人。
只能抱着她的儿子,流着眼泪阅读她的新碑。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挽诗,诗人通过对比生者与逝者的形象,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月卿方髻时,公欲东床之。"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女性(月卿)正值青春美丽之际,而她的丈夫或亲人却要离世而去,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不舍和哀伤。

"我姑已黄土,公鬓正青丝。"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比,强化了哀悼之情。诗人提及自己的姑母(姑)已经离世,长眠于黄土之下,而她的丈夫或亲人却仍然年轻力壮,头发尚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逝去的不易。

"忽忽成今古,茫茫问孰谁。" 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忽忽)和空间的广阔(茫茫),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如何成为历史人物的困惑和对生命消散的无奈感受。

"但能抱茂子,洒泪读新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现实行动和情感表达,她只能紧紧拥抱着孩子(茂子),在新立的墓碑前潸然泪下。这一幕极其哀伤,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不舍,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许月卿
朝代:宋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猜你喜欢

新曲古意

淩波洛浦遇陈王,躧步邯郸缀舞行。

鸾尾凤头争嬿婉,麝脐龙脑斗芬芳。

巫阳台上春先到,汉月楼中夜未央。

结网嬉蛛垂藻井,营巢睇燕宿梅梁。

金仙素掌晞金露,玉女青腰袅玉霜。

翠织屏风交屈戍,红罗斗帐挂香囊。

腻鬟斜坠乌云滑,脂体横陈白雪光。

词赋楚王怜宋玉,画图天老教轩皇。

生憎露鹤催宵急,死恨星鸡促曙忙。

肯信王嫱嫔绝国,红颜清泪泣玄羌。

(0)

讯程孺文

不得巢湖信,时询渡口居。

绕篱河路折,背郭草堂虚。

林静风惊犬,溪暄晚聚渔。

主人游未倦,闲杀半床书。

(0)

少年行·其二

渡头相送一沾衣,日暮相思不下帏。

潮水莫言还有信,渡船两日一回归。

(0)

咏花影二首·其二

璇空霞蔚迥云兴,才舞山香黛色层。

攀不得时如对镜,看难真处似携灯。

禺中已识倾阳近,木末初逢泫露凝。

偶尔启关迎快客,踏来满径碎何曾。

(0)

北上吕城阻坝别亲

苏苏寒雨滴平川,共话行期笑屡迁。

宿草故含河畔色,新炊半见客中烟。

隔江鸿雁如兄弟,明月天涯是去年。

匹马夕阳缘底事,梅花零落野塘边。

(0)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一

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祇泪流!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