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卿方髻时,公欲东床之。
我姑已黄土,公鬓正青丝。
忽忽成今古,茫茫问孰谁。
但能抱茂子,洒泪读新碑。
月卿方髻时,公欲东床之。
我姑已黄土,公鬓正青丝。
忽忽成今古,茫茫问孰谁。
但能抱茂子,洒泪读新碑。
这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挽诗,诗人通过对比生者与逝者的形象,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月卿方髻时,公欲东床之。" 这两句描写了一位女性(月卿)正值青春美丽之际,而她的丈夫或亲人却要离世而去,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不舍和哀伤。
"我姑已黄土,公鬓正青丝。"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比,强化了哀悼之情。诗人提及自己的姑母(姑)已经离世,长眠于黄土之下,而她的丈夫或亲人却仍然年轻力壮,头发尚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逝去的不易。
"忽忽成今古,茫茫问孰谁。" 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忽忽)和空间的广阔(茫茫),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如何成为历史人物的困惑和对生命消散的无奈感受。
"但能抱茂子,洒泪读新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现实行动和情感表达,她只能紧紧拥抱着孩子(茂子),在新立的墓碑前潸然泪下。这一幕极其哀伤,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不舍,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
淩波洛浦遇陈王,躧步邯郸缀舞行。
鸾尾凤头争嬿婉,麝脐龙脑斗芬芳。
巫阳台上春先到,汉月楼中夜未央。
结网嬉蛛垂藻井,营巢睇燕宿梅梁。
金仙素掌晞金露,玉女青腰袅玉霜。
翠织屏风交屈戍,红罗斗帐挂香囊。
腻鬟斜坠乌云滑,脂体横陈白雪光。
词赋楚王怜宋玉,画图天老教轩皇。
生憎露鹤催宵急,死恨星鸡促曙忙。
肯信王嫱嫔绝国,红颜清泪泣玄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