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流花亭》
《流花亭》全文
宋 / 郭三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面幽连野色,审曲带城闉。

但见流花水,难寻避世人。

蟠桃知几熟,藓洞谩长春。

税驾追前事,踌躇要路津。

(0)
翻译
面前连接着野外的景色,弯曲的小路通向城门。
只看见流水中的花瓣,却难以找到隐居的人。
蟠桃不知熟了多少次,长满青苔的洞穴徒然显现春天的气息。
驾车追寻过往的记忆,在重要的岔路口犹豫不决。
注释
面:前面。
幽连:幽深相连。
野色:野外景色。
审曲:弯曲的小路。
带:连接。
城闉:城门。
流花:流水中的花瓣。
避世:隐居。
蟠桃:神话中仙桃,象征长寿。
熟:成熟。
藓洞:长满青苔的洞穴。
谩长:徒然显现。
税驾:驾车。
追:追寻。
前事:过往的记忆。
踌躇:犹豫不决。
要路津:重要的岔路口。
鉴赏

这首宋诗《流花亭》是郭三益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首句“面幽连野色”展现了流花亭隐于郊野之间,环境清幽,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接下来的“审曲带城闉”则点出亭子的位置,位于城市边缘,弯曲的小径通向城门,暗示着它或许是个僻静的休憩之所。

诗人通过“但见流花水,难寻避世人”表达了流花亭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只有流水和花影,难以觅得世外高人。接下来的“蟠桃知几熟,藓洞谩长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蟠桃和长生不老的藓洞,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象,暗示这里可能有超脱世俗的意味。

最后两句“税驾追前事,踌躇要路津”以驾车者的视角,表达对历史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道路选择的犹豫,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哲理。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流花亭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郭三益
朝代:宋   字:慎求   籍贯:常州(今属江苏)   生辰:?~一一二八

郭三益(?~一一二八),字慎求,常州(今属江苏)人,一作嘉兴(今属浙江)人,北宋诗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元符元年(一○九八),知仙居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徽宗重和二年(一一一九),为吏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二)。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为给事中,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五)。出知洪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改潭州(《北宋经抚年表》卷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年,同知枢密院事,卒(同上书卷一七)。
猜你喜欢

可能沽酒引柴桑。

(0)

句·其六

何处不迟留。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六

生平说大脱空,今受活地狱报。

一片无骨舌头,数日和根烂了。

(0)

猪头和尚赞

手把猪头,易见难识。莫教说破,分文不直。

(0)

偈颂六十首·其三十六

一呼善来,须发自落。积累既多,无处安著。

普请大众,把火烧却。

(0)

句·其七

风泉旧听僧窗改,云穴曾行鸟径残。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