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子楼》
《燕子楼》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古风

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

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

我游彭城门,来吊楚王阙。

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

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

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婉的怀念之情,通过对燕子楼的描述和主人公游历彭城门、吊唁楚王阙的情景,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忠义美德的赞颂与缅怀。诗中“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一句,设定了一种离别和等待的氛围,其中“婵娟”形容女子之美,而她不肯轻易下楼,似有着某种期待或守候。

接着,“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则是说这份守候或等待,如同燕子在楼上飞翔一般,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流传百年的风雅事迹。主体情感是在讲述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

至于“我游彭城门,来吊楚王阙”,则是诗人通过实景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彭城门与楚王阙都是历史的见证,而诗人在此吊唁,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一种缅怀和敬仰。

“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则是进一步描绘燕子楼所在之地,以及那里的景象。这里的“城东草如雪”,既形容了景色之美,又暗含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

下片“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中的“蛾眉”依旧是在描绘女子之美,而“代不乏”则说明这种美好并未减退,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而被埋没。这里的“安足论”,似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一种评价,认为即便在平静中,也自有其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最后,“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则是在探讨为什么张家的女子能与山川共存,名字长留。这里“张家妾”应是指燕子楼中的那位女子,其美德或事迹能够流传后世,与大自然的山川并存。

而末句“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则是对历史人物忠义之美德的一种总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忠诚与正义始终不会消逝。而“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则是在强调历史记载中,更注重于传承的是人的精神内核,而非外在的容颜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燕子楼及周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忠义和美德的赞美,以及对这些美好事迹能够流传后世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奈,对于美好的东西即便在时间的长河中也难免被埋没的感慨。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

君方困旅食,予亦误朝簪。

自索东方米,谁多季子金。

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

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

(0)

陈师道宰乌程县

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

墟墓今千载,昆云亦一城。

本怀深闭蓄,馀论略施行。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0)

次韵奉酬觉之

久知乘传入西州,鸡黍从容本不谋。

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

山林病骨烦三顾,湖海离肠欲万周。

尚有光华贲岑寂,箧中佳句得长留。

(0)

歌元丰五首·其二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鳅。

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0)

韩子

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何人识道真。

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0)

答韩持国芙蓉堂二首·其一

投老归来一幅巾,尚私荣禄备藩臣。

芙蓉堂下疏秋水,且与龟鱼作主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