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安江·其二》
《新安江·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咫尺愁溪尽,萦回觉路疑。

小舟尖似履,细缆密如丝。

下水贪奇峻,归舟叹崄巇。

相逢不用羡,亦有放流时。

(0)
鉴赏

这首《新安江(其二)》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新安江上乘舟行旅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咫尺愁溪尽,萦回觉路疑”以“愁溪”开篇,营造了一种幽深、蜿蜒的氛围,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难。接着“萦回觉路疑”则表达了在曲折的江流中,道路似乎变得难以辨认,增加了行旅的不确定感和探索的趣味性。

“小舟尖似履,细缆密如丝”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舟船与缆绳的形象。小舟之“尖”与“履”相比,形象地表现了舟体的轻巧与灵活;而“细缆密如丝”则展现了缆绳的细密与紧密,体现了行舟时对安全的高度重视。

“下水贪奇峻,归舟叹崄巇”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行舟的不同心境。下水时,人们可能因为追求奇险的风景而感到兴奋,而归途时,面对同样的险峻,却可能因疲惫或对未知的恐惧而产生感叹。这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人面对自然时复杂多变的心态。

最后,“相逢不用羡,亦有放流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豁达态度。无论是旅途中的相遇还是放任自流的时刻,都不必羡慕他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安江上行舟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同四家兄谢孝兼汪处士对菊席上作

白露下漙漙,篱花近苑看。

叶带三秋色,枝淩九月寒。

泛香惟载酒,扶寿不须丹。

种处宜潭水,簪时称鹖冠。

幽人盈握采,仙客代粮餐。

荏苒思三径,参差老一官。

(0)

将至淮阴泊清河县

问俗至淮阴,忾然伤怀抱。

白鸟去冥冥,黄流日浩浩。

岸西清河县,半已没洪潦。

门巷类浮家,人烟淡洲岛。

新水昨夜至,孤城势如捣。

雨飒颓墙花,风吹野田草。

粳稻岁不登,妻孥何由饱。

不如水上凫,犹得唼萍藻。

嗟尔河县民,何以待终老。

老父跪致辞,使君勿复道。

丘民何足贵,仁亲乃为宝。

东吊淮泗流,陵树被淹槁。

自从禹功微,明德畴能考。

(0)

思归引

惜别奈远别,思归犹未归。

近来容鬓改,应为信音稀。

(0)

励志诗·其三

不树不艺,曷望秋穫。不斲不削,曷施丹雘。

我疆我室,是咨是度。勿为胡成,不殖将落。

(0)

过杭城羡其富盛文明之邦

临安自古名都会,雕峻参差万井烟。

天目钟奇龙凤舞,钱塘汇秀水天连。

绮罗炫烂云霞锦,冠舄联蹁花绣鞯。

更有西湖好风月,骚人题咏浩无边。

(0)

太公之称

予年近八十,喜得太公名。

不见磻溪召,徒看渭水清。

羽书何日歇,胡虏几时平。

倘获龙螭兆,鹰扬万里程。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