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客悲千里,长河自北流。
谁知今夜月,照我在沧州。
木叶初辞树,凉风已近秋。
向南三五雁,隐隐过城楼。
孤客悲千里,长河自北流。
谁知今夜月,照我在沧州。
木叶初辞树,凉风已近秋。
向南三五雁,隐隐过城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月夜美景时的孤独与感慨。首句“孤客悲千里”,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千里之外的亲人无法感受到此刻的孤独与哀愁。接着,“长河自北流”一句,以自然界的河流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不待人,时光匆匆。
“谁知今夜月,照我在沧州。”诗人借月光的照耀,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异乡的处境。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诗人所在的沧州,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宁静。
“木叶初辞树,凉风已近秋。”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变迁。树叶从枝头飘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凉风则是秋天特有的标志。这样的描写,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向南三五雁,隐隐过城楼。”诗人借南飞的大雁,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大雁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它们的影子隐约可见,穿过城楼,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力政肆苛匿,道术乱无章。
从横各驰骛,逐鹿殉锋铓。
两利铦淮阴,三寸掉子房。
伊人蒯通侣,揣摩固所长。
一朝谢声利,翻飞白云乡。
卖药东海市,蹑蹻来炎方。
白云叠巘崿,玉涧流汪洋。
菖蒲满九节,紫芝亦煌煌。
朝饥饵尧韭,夕息餐禹粮。
古今犹旦暮,免得非所缰。
至人既云远,牌版互存亡。
企仰但遗躅,岩岫摩青苍。
帝师与王佐,千戴空茫茫。
未若羽化人,翩翩游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