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汎汎落晴烟,望断秦峰百尺巅。
牧笛数声寒食路,酒旗十里杏花天。
帆随春水风中饱,云在青山缺处眠。
好是寻芳三月里,泊堤新涨正涓涓。
一舟汎汎落晴烟,望断秦峰百尺巅。
牧笛数声寒食路,酒旗十里杏花天。
帆随春水风中饱,云在青山缺处眠。
好是寻芳三月里,泊堤新涨正涓涓。
这首清代朱光暄的《秦溪春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一舟汎汎落晴烟”,以轻舟在晴朗的烟霭中悠然漂浮,展现了春天溪流的恬静与淡雅。次句“望断秦峰百尺巅”则通过远眺高峻的秦峰,烘托出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辽远。
第三句“牧笛数声寒食路”,寒食节的笛声在乡间小路上回荡,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和田园的闲适。接着,“酒旗十里杏花天”描绘了十里杏花盛开的美景,酒旗招展,如同画中仙境,令人陶醉。
“帆随春水风中饱”写船帆在春风中鼓满,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云在青山缺处眠”则以云朵悠然栖息在山峰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两句“好是寻芳三月里,泊堤新涨正涓涓”,诗人赞美三月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河堤边新涨的春水潺潺,更显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流连忘返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将春天的景色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桑柘满江村,西斋接海门。
浪冲高岸响,潮入小池浑。
岩树阴棋局,山花落酒樽。
相逢亦留宿,还似识王孙。
十里蒹葭入薜萝,春风谁许暂鸣珂。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门枕碧溪冰皓耀,槛齐青嶂雪嵯峨。
野桥沽酒茅檐醉,谁羡红楼一曲歌。
暖溪寒井碧岩前,谢傅宾朋盛绮筵。
云断石峰高并笋,日临山势远开莲。
闲留幢节低春水,醉拥笙歌出暮烟。
闻道诗成归已夕,柳风花露月初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