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而又迫切的求援之情。十月时节,阴气重重,北风不息,环境的荒凉与严酷正如作者的心境一般。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与友人张十一共乘一舟于洞庭湖畔,这种亲密而又无奈的情形,更添几分忧伤。
雾雨交加,波涛汹涌,犬鸡之声不闻,是因为四周都被风雨所隔绝。粮食不足,以至于连最基本的谋生也无从着手。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如同山丘一样险峻和遥远。
清谈虽然可以暂时充饥,但在现实面前,它又显得多么苍白。梦想与现实之间,也是无法触及的。男女老幼都在一旁喧哗,饥饿之声此起彼伏,却只能发出无奈的啼啾声。
作者并非怀念北方归去的兴致,只是在这种困境中感到无比的愁绪。这时,只希望有白日从云端露面,将寒光洒落,暂且开启阴霾。若能如此,他便无所求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在困境中坚持希望、寻找出路的情怀。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将个人的悲哀与大自然的萧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客迷堕涧逢玉京,云行夭乔风号鸣。
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东坡南去类此客,挤者力尽非求生。
偶然濒海少氛气,复有福地容躬耕。
诸侯历聘谢鲁叟,茅檐燕坐师老彭。
天枢旋结日珠重,人寰下视鸿毛轻。
俗缘渐觉冰雪解,元气乍复蛟虬狞。
远游脱屣入盖竹,初怪长史留家庭。
后来玉斧小儿子,亦入真诰参仙经。
试令子弟学诸许,还家不用剑阁铭。
洞天闻亦有图籍,但恐未免如公卿。
此心愿与世无事,不愿与世平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