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没迹师亲嘱,没迹藏身自可知。
昔日时时逢剑客,今朝往往遇痴儿。
藏身没迹师亲嘱,没迹藏身自可知。
昔日时时逢剑客,今朝往往遇痴儿。
这首诗《颂》由唐代诗人休静所作,通过对比昔日与现今的境遇,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藏身没迹师亲嘱”,隐喻着诗人曾得到高人指点,学会了隐藏自己,不露痕迹地生活。这里的“没迹”不仅指行动上的隐匿,也暗含了内心世界的深邃与自我保护的智慧。
次句“没迹藏身自可知”,进一步阐述了上一句的意思,即即使外表看似隐匿,但内心的坚定与自我保护的策略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强调了即使在隐居或低调的生活方式下,个人的价值和智慧依然能够被他人感知。
接下来,“昔日时时逢剑客”,通过“剑客”这一形象,象征着诗人过去常常遇到那些具有勇猛、决断精神的人。这可能是指诗人曾经与那些具有强烈个性、追求卓越与挑战的人有过交集,或是象征着诗人过去的经历中充满了冒险与挑战。
最后一句“今朝往往遇痴儿”,则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指出现在诗人常常遇到的是那些缺乏智慧、行为幼稚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或许是对人性的某种批判,或是对时代变迁中人们价值观变化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现今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社会变迁以及人性变化的深刻思考。它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珍惜,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洞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