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
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
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
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
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
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唐伯虎画崔氏且题次其韵》。诗中描绘了对一幅画作的想象与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人物的情感与命运。
首句“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月光下与画中人相遇,却不知具体的时间,引人遐想。接着,“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两句,以行云比喻时光流逝,暗示画中人物的青春已逝;“胡粉”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但“空传半面春”则表达了这种美已不再完整,暗示了画中人物的命运或情感的缺失。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进一步揭示了画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时间的流逝,即使在画中,岁月也难以停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最后,“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一句,以“虎头”借指画作中的男性形象,暗示其魅力非凡,能够吸引众人的目光,同时也暗含了对画中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反映了对美好事物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画中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惋惜。徐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画作与现实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既具艺术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画面。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
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
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
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
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
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
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
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
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
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
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
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
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
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
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
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
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
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鬻子行》【明·杨爵】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成立时遇清明节,今将麦饭洒埏前。妾身百年归于室,地下逢夫无愧颜。奈何我生日茕茕,靡依靡怙叹伶仃。旻天不吊此穷苦,疾威频将下土倾。往年麦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今春父子不相顾,骨肉分离向远行。眼见旧时多富姿,而今转作沟中泥。母子困阨何所赖,泣抱孤儿走京师。谁知京师亦萧条,哀哉艰难无处号。街头死者无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母寒儿饥日叫哭,无力走去但匍匐。眼中流泪口中干,只得将儿入市鬻。市上纷纷草标待,卖者空多买者稀。直到日夕才定约,破钱百文救我饥。思量此钱买黍饭,是食吾儿肤与肌。抆泪收钱敝裳湿,如割心肺痛难支。母解怀抱将儿出,儿将两手抱母衣。跌脚投地气欲绝,竟将母子强分离。买主抱儿色凄惨,妇人欲去步难移。儿哭声,母哭声,皆哭死者又哭生。儿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苍天叫不应。
https://shici.929r.com/shici/j75lv82c5q.html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
壮游轻万里,逸迹淩九州。
抚时厌迫隘,胡为此淹留。
越乡悲南冠,骋望登东楼。
遥树小如荠,连峰如波流。
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跳听何所见,驰目空悠悠。
海曲歌五噫,天末咏四愁。
崇山自兴恻,旷野谁与俦。
焉得云螭驾,托乘从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