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包山显庆禅寺》
《包山显庆禅寺》全文
清 / 张諴   形式: 古风

山行不知远,丛木忽苍翠。

青岚起层冈,幽幽隐古寺。

初地肇萧梁,嘉名赐唐帝。

复有慈受僧,结庐传宋世。

寺前五株松,落落擎天势。

虬角不可攀,龙鳞时或坠。

山僧颇好名,窃附五柳意。

揖余为余言,此树阅千岁。

其下两石幢,中藏佛舍利。

剔藓试摩挲,其一本无志。

其一会昌年,僧契元书字。

字字空王言,历历时日记。

颇通瘦硬神,亦饶烟云气。

幸藏深山间,勿为椎拓累。

守拙全天真,斯理得罕譬。

少小慕松陵,倡和金兰契。

今来精舍中,曾是结遐企。

栋宇中劫灰,林壑余古致。

我亦烟波徒,翛然愿高寄。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諴的《包山显庆禅寺》描绘了一次山行所见的景致与历史感。首联“山行不知远,丛木忽苍翠”,以行走山间,不觉路途遥远,忽然眼前一片苍翠树林,展现了自然之美。接着,“青岚起层冈,幽幽隐古寺”两句,通过青岚缭绕的山峦和隐藏在其中的古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初地肇萧梁,嘉名赐唐帝”两句,点明了寺庙的历史渊源,暗示着它在古代的显赫地位。随后,诗人提到宋代的慈受僧人在此居住,延续了禅寺的传统。“寺前五株松,落落擎天势”描绘了五棵松树的壮观景象,它们姿态挺拔,仿佛守护着古寺。

“虬角不可攀,龙鳞时或坠”运用比喻,形容松树的古老与坚韧。诗人对寺僧的好奇心被引发,他们似乎有着隐士般的志趣。“揖余为余言,此树阅千岁”表达了对古树岁月沧桑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发现寺内有石幢和佛舍利,显示出佛教文化的厚重。他对石幢上的文字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赞美其书法之美,并希望这些珍贵文物能在深山中得以保存,不受世俗打扰。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年轻时就仰慕这里的宁静,如今能置身其中,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他自比为烟波飘渺之人,希望能在此处找到精神寄托,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禅修的深深热爱。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历史与文化韵味。

作者介绍

张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奉和夏初袭美见访题小斋次韵

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

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缲车。

啼鸾偶坐身藏叶,饷妇归来鬓有花。

不是对君吟复醉,更将何事送年华。

(0)

新秋杂题六首.倚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边留思露摇身。

背烟垂首尽日立,忆得山中无事人。

(0)

自遣诗三十首·其二十三

强梳蓬鬓整斜冠,片烛光微夜思阑。

天意最饶惆怅事,单栖分付与春寒。

(0)

下第有感

古人有遗言,天地如掌阔。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

尝闻读书者,所贵免征伐。

谁知失意时,痛于刃伤骨。

身如石上草,根蒂浅难活。

人人皆爱春,我独愁花发。

如何归故山,相携采薇蕨。

(0)

赋得春风扇微和

微风扇和气,韶景共芳晨。

始见郊原绿,旋过御苑春。

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

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

逶迤云彩曙,嘹唳鸟声频。

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

(0)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

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

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

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