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閒控紫骅骝,片片飞英出画楼。
白练尽题班女赋,绿樽偏涤马卿愁。
峰非回雁难通信,路是桃源好放舟。
听彻琵琶不成寐,故乡犹恐似江州。
大堤閒控紫骅骝,片片飞英出画楼。
白练尽题班女赋,绿樽偏涤马卿愁。
峰非回雁难通信,路是桃源好放舟。
听彻琵琶不成寐,故乡犹恐似江州。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春游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春日出游的闲适画面。首句"大堤閒控紫骅骝",以驾驭着紫色骏马在大堤上漫步起笔,展现出主人公的雅致与闲情。"片片飞英出画楼"则通过花瓣飘落的景象,烘托出春天的生机和画楼的静美。
接下来的两句"白练尽题班女赋,绿樽偏涤马卿愁",诗人借班昭挥毫泼墨的典故,表达对才情的赞美,同时以马卿的典故寄托愁绪,暗示出游中也有淡淡的离别之感。"峰非回雁难通信,路是桃源好放舟",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阻隔,难以传信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对桃花源般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听彻琵琶不成寐,故乡犹恐似江州",通过琵琶声引发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游玩中也难免心系远方,担心故乡的情景如同江州(唐代白居易被贬之地)一般,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家乡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游为背景,融合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念奴玉立,记连昌宫里,春风相识。
云海茫茫人换世,几度梨花寒食。
花萼霓裳,沈香水调,一串骊珠湿。
九天飞上,叫云遏断筝笛。
老子陶写平生,清音裂耳,觉庾愁都释。
淡淡长空今古梦,只有此声难得。
湓浦心情,落花时节,还对天涯客。
春温玉碗,一声洗尽冰雪。
乱山空翠寻人,短松路转风亭小。
论文把酒,灯残月淡,春风最早。
星斗撑肠,雾云翻纸,词源倾倒。
自骑鲸人去,流年四百,知此乐、人间少。
别梦春江涨雪,记雨花、一声云杪。
新诗寄我,垂天才气,凌波词调。
传酒传歌,后来双秀,也应俱好。
待明年,却向黄公垆下,觅萧闲老。
十里横山,一湾流水,东洲蕞尔孤村。
移来田舍,山水对衡门。
老我无能为矣,犁锄事、付与儿孙。
湖田上,黄梅雨足,蛙鼓□声喧。
亲朋三四老,须眉雪白,言笑春温。
每携手相过,清事闲论。
坐挹山光水色,茅柴酒、倾倒夸尊。
章台路,马蹄尘土,不到紫苔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