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两浙张兵部秋日牡丹诗次韵》
《两浙张兵部秋日牡丹诗次韵》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霜天惨澹过重九,忽见幽芳发故丛。

多爱清香对亭槛,不堪疏叶下梧桐。

他年仙去空华表,此夜魂归尚汉宫。

过眼须为无色观,返童疑有内丹功。

写题更愧诗情浅,折带应宜醉脸红。

须为重重张翠帟,可怜羸怯不禁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霜天中牡丹的孤傲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在寒霜中的顽强生命力和独特的香气。首联“霜天惨澹过重九,忽见幽芳发故丛”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却意外地发现了旧丛中绽放的幽香牡丹,形成鲜明对比,引人入胜。

颔联“多爱清香对亭槛,不堪疏叶下梧桐”进一步刻画了牡丹的香气和其生长环境的清冷,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其所处环境的无奈。颈联“他年仙去空华表,此夜魂归尚汉宫”运用典故,将牡丹比作仙人或魂灵,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牡丹的高洁品质。

尾联“过眼须为无色观,返童疑有内丹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超脱世俗、返老还童之美的赞叹,认为其不仅外表美丽,内在也蕴含着神奇的力量。最后,“写题更愧诗情浅,折带应宜醉脸红。须为重重张翠帟,可怜羸怯不禁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谦逊,以及对牡丹的深情厚意,希望为牡丹搭建翠绿的帷幕,保护它免受风雨侵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严冬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吾娄江东西二潮俱会于学宫之傍邑侯徐先生居焉因自号曰会川而尤子求为之图

东西两潮水,各向一川平。

不作淄渑异,还疑谷洛争。

双龙骄欲斗,万马怒俱鸣。

落似并刀剪,来添泮璧明。

波臣车毂击,越女棹讴迎。

舟楫才将老,烟波计已成。

穴堪丹鲤出,天借白鸥盟。

清泌衡门下,栖迟寄此生。

(0)

送顾文学归吴下

吾念顾元叹,浮名众与同。

舍从弹铗幸,文向斲轮工。

齿发神明外,行藏感慨中。

诸伧未应悉,还汝旧江东。

(0)

送莫公远游燕

南游不得意,策马向燕中。

久客家难定,清时计渐工。

歌缑浑欲蒯,膏首已如蓬。

为报今皇事,弘开碣石宫。

(0)

呈助甫

访我将何意,河山抱独愁。

汝南无月旦,吴越有春秋。

新序惭中垒,丰碑忆太丘。

枫桥小时泊,争唤孝廉舟。

(0)

赠蔡大孝廉

诛茅小隐地,授草里中师。

时着莱子服,从呼蔡克儿。

为亲恒讳老,揽胜不称疲。

语及承欢事,潸然吾自悲。

(0)

大梁王君用章既去昆山为客部副郎邑人俞仲蔚集古语为八咏饯行要余与家弟和之各得四首毋论其辞之当与否而感德怀贤要自不异也·其四轩盖照墟落

半刺威仪重,典客声名高。

徵贤下梁榻,问俗见干旄。

翠舄晨双去,瑶琴夜一操。

祇应今仲蔚,穷巷又蓬蒿。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