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鲁道中望睢阳有念》
《齐鲁道中望睢阳有念》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重叠荒山满四围,征鞍系剑背斜晖。

遥知梁国白云下,此际吾亲独倚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齐鲁道上,远眺睢阳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重叠荒山满四围”,以“重叠”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山峦连绵不绝的景象,而“满四围”则强调了山的广阔与包围之感,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自然氛围。

接着,“征鞍系剑背斜晖”一句,通过“征鞍”和“背斜晖”两个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行旅中的场景,还暗示了其身份——一位身负重任、行色匆匆的旅人。这里的“斜晖”既指夕阳的余晖,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遥知梁国白云下”一句,诗人运用想象,将视线从眼前的景物延伸至远方的梁国,那里的白云之下,似乎隐藏着诗人的家乡或亲人所在之处。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此际吾亲独倚扉”,直接表达了诗人此刻心中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在夕阳西下的时刻,诗人想象着家中亲人独自站在门扉前,等待着他的归来。这一句情感真挚,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行旅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深深眷恋。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

譬如饮不醉,陶然有馀欢。

君看庞德公,白首终泥蟠。

岂无子孙念,顾独贻以安。

鹿门上冢回,床下拜龙鸾。

躬耕竟不起,耆旧节独完。

念汝少多难,冰雪落绮纨。

五子如一人,奉养真色难。

烹鸡独馈母,自飨苜蓿盘。

口腹恐累人,宁我食无肝。

西来四千里,敝袍不言寒。

秀眉似我兄,亦复心闲宽。

忽然舍我去,岁晚留馀酸。

我岂轩冕人,青云意先阑。

汝归莳松菊,环以青琅玕。

桤阴三年成,可以挂我冠。

清江入城郭,小圃生微澜。

相从结茅舍,曝背谈金銮。

(0)

送贾讷倅眉二首·其一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裤,使君先已洗樽罍。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0)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以盐车压千里。

(0)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二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

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0)

孔长源挽词二首·其一

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

君胜宜为夫子后,林宗不愧蔡邕碑。

南荒尚记诛元恶,东越谁能事细儿。

耆旧如今几人在,为君无憾为时悲。

(0)

谢月林寄诗次韵

重入都门又许时,旧巢新燕欲何之。

清风忽送苕溪便,满纸云烟七字诗。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