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轻云散,孤月来我庭。
神寒不能寐,披衣起倚楹。
阶墀镇阒寂,万籁收无声。
矗矗松篁梢,浥露寒蟾停。
匪在秋池上,何来藻荇横。
根尘忽已泯,襟袖洒然清。
岂寻甲帐欢,聊结空宇情。
入夜轻云散,孤月来我庭。
神寒不能寐,披衣起倚楹。
阶墀镇阒寂,万籁收无声。
矗矗松篁梢,浥露寒蟾停。
匪在秋池上,何来藻荇横。
根尘忽已泯,襟袖洒然清。
岂寻甲帐欢,聊结空宇情。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孤月,内心平静,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如轻云散去,孤月独照,寒露滋润下的松竹,以及万籁俱寂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入夜轻云散,孤月来我庭。” 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场景,夜晚的宁静与孤月的出现,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神寒不能寐,披衣起倚楹。” 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冷静与清醒,无法入眠,起身倚靠在柱子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阶墀镇阒寂,万籁收无声。” 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连细微的声音都消失了,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矗矗松篁梢,浥露寒蟾停。” 描绘了远处松竹的高耸与露水的清凉,寒月仿佛也因这静谧而停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匪在秋池上,何来藻荇横。” 转而想象自己并非身处秋池之上,却能见到藻荇横生,这种反问式的表达,增添了诗的哲理性与想象力。
“根尘忽已泯,襟袖洒然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解脱,仿佛一切烦恼与尘埃都被洗净,心灵得到了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