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松老鹤鸣丹井,笼月梅花摇素影。
竹敲白露幔亭寒,吟弄紫箫山月冷。
山月箫声清且幽,幔亭不见昔人游。
我来欲此腾云雾,笑指三山十二楼。
巢松老鹤鸣丹井,笼月梅花摇素影。
竹敲白露幔亭寒,吟弄紫箫山月冷。
山月箫声清且幽,幔亭不见昔人游。
我来欲此腾云雾,笑指三山十二楼。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巢松老鹤鸣丹井",古木参天,鹤鸣声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笼月梅花摇素影"则是借用梅花之美,来衬托月光下的清冷与幽静。"竹敲白露幔亭寒"写出了夜晚竹间滴落的露珠,敲击着幔亭,发出清脆的声音,透露出一种寒凉与寂寞。"吟弄紫箫山月冷"中的紫箫,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诗人在此借用其声响来渲染夜晚的宁静和孤寂。
接下来的"山月箫声清且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山间的月光与箫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幔亭不见昔人游"则是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我来欲此腾云雾,笑指三山十二楼"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腾云雾"象征着要冲破尘世的束缚,而"笑指三山十二楼"则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寄托或理想状态的一种暗示,表现了诗人想要达到的那种高远与超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