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清曰惟天,得宁曰惟地。
得贞以为王,天下庶易治。
天地本无为,清宁得易致。
王者欲得贞,有为宜深思。
参三一以贯,中和天地位。
往圣垂明训,不敏请从事。
得清曰惟天,得宁曰惟地。
得贞以为王,天下庶易治。
天地本无为,清宁得易致。
王者欲得贞,有为宜深思。
参三一以贯,中和天地位。
往圣垂明训,不敏请从事。
此诗由清朝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得一书屋》。全诗以“得清曰惟天,得宁曰惟地”开篇,巧妙地将天与地的清宁状态比喻为理想境界,引出“得贞以为王,天下庶易治”的观点,强调了贞正之德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接下来,“天地本无为,清宁得易致”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指出真正的治理应当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王者欲得贞,有为宜深思”则提醒君主在追求贞正之德时,应深入思考,避免过度干预。后文“参三一以贯,中和天地位”表达了通过综合运用智慧、道德与行动,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使天地定位,万物有序。最后,“往圣垂明训,不敏请从事”引用先贤的教诲,鼓励自己遵循古人的智慧,积极实践。
整首诗以哲理性和深沉的思考为主线,融合了自然哲学与政治治理的观念,体现了弘历作为帝王对治国理政的深刻见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