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山涧送春归,流转风光欲告谁。
草野其间无别种,芳华之外有残枝。
燕莺蜂蝶偏他好,鸡犬牛羊不自持。
溪北溪南交旧在,轻雷吹动雨成丝。
八年山涧送春归,流转风光欲告谁。
草野其间无别种,芳华之外有残枝。
燕莺蜂蝶偏他好,鸡犬牛羊不自持。
溪北溪南交旧在,轻雷吹动雨成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首句“八年山涧送春归”以“八年”点明时间跨度之长,暗示岁月如流,春去秋来,时光匆匆。接着“流转风光欲告谁”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追寻,似乎在询问世间谁能理解或留住这变化的风景。
“草野其间无别种,芳华之外有残枝”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既有生机勃勃的景象(芳华),也有凋零衰败的部分(残枝)。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
“燕莺蜂蝶偏他好,鸡犬牛羊不自持”则进一步描绘了不同生物对环境的不同反应。燕子、黄莺、蜜蜂和蝴蝶似乎对环境有着特别的喜爱,而鸡、犬、牛、羊等家畜则显得较为被动或不那么敏感。这一对比,或许暗含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类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往往能够更主动地选择适应或利用,而非像其他动物那样本能地融入自然。
最后,“溪北溪南交旧在,轻雷吹动雨成丝”两句,将视线拉回到自然景观上,溪水在山间流淌,雷声轻响,细雨绵绵。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稳定,即使是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的元素存在,如同溪水的流动,雷雨的降临,都是自然界永恒的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循环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