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髻绾双螺,蹙金罗抹。红袖珍珠臂鞲匝。
十三弦上,小小剥葱银甲。阳关三叠遍,花十八。
雁行历历,莺声恰恰。洗尽歌腔旧讴哑。
坐中狂客,不觉琉璃杯滑。缠头莫惜与,金钗插。
宝髻绾双螺,蹙金罗抹。红袖珍珠臂鞲匝。
十三弦上,小小剥葱银甲。阳关三叠遍,花十八。
雁行历历,莺声恰恰。洗尽歌腔旧讴哑。
坐中狂客,不觉琉璃杯滑。缠头莫惜与,金钗插。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形象和音乐才艺。"宝髻绾双螺"写她精致的发髻,"蹙金罗抹"则显其衣饰华丽。"红袖珍珠臂鞲匝"描绘了她穿着红色衣袖,臂上佩戴着珍珠装饰的手套,显得珠光宝气。接着,词人描述了她的音乐技艺,"十三弦上,小小剥葱银甲",形容她弹奏琵琶时的轻盈动作和银色指甲。
"阳关三叠遍,花十八"进一步赞美她的琴声悠扬,如同阳关曲调反复回荡,又如花十八般变化无穷。"雁行历历,莺声恰恰"以鸟鸣声比喻她的歌声清脆悦耳。"洗尽歌腔旧讴哑"则称赞她的歌声能洗去陈旧的嘈杂,展现出高雅的音质。
在宴席上,"坐中狂客,不觉琉璃杯滑",暗示了她的歌声魅力四溢,连狂放的宾客都沉浸在其中,不知不觉间酒杯都仿佛被歌声吸引而滑落。最后,"缠头莫惜与,金钗插"表达了对这位女子才华的赞赏,鼓励人们慷慨赠予,甚至愿意赠送金钗作为礼物。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貌、技艺以及她在宴会上的风采,是一首赞美女性才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