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青旗傍酒家,映门杨柳受风斜。
行穿细路迷芳草,坐对空樽数落花。
藜杖醉扶悲确荦,角巾攲倒露苍华。
故山渺莽愁眉外,翠竹青蒲绕白沙。
猎猎青旗傍酒家,映门杨柳受风斜。
行穿细路迷芳草,坐对空樽数落花。
藜杖醉扶悲确荦,角巾攲倒露苍华。
故山渺莽愁眉外,翠竹青蒲绕白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行走于郊野之中的画面。首句“猎猎青旗傍酒家”,以青旗飘扬的酒家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映门杨柳受风斜”一句,通过杨柳随风摇曳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象。
“行穿细路迷芳草,坐对空樽数落花。”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小径上行走,被茂盛的芳草所吸引,随后又坐在树下,凝视着飘落的花瓣。这一动态与静态的交替,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藜杖醉扶悲确荦,角巾攲倒露苍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手持藜杖,步履蹒跚,似乎有些醉意,但眼中却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角巾的倾斜,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随意与洒脱,也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最后,“故山渺莽愁眉外,翠竹青蒲绕白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远处的山峦在视野中显得渺茫,引发了诗人的愁绪。而翠竹、青蒲、白沙的描绘,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壁介山水间,幽栖愧尸禄。
眠食行坐处,山光水声足。
嗟我心未厌,出郊搜胜躅。
尝闻隐者居,未为人所目。
素商适丁序,天空老林麓。
飞鞭走崇冈,惟恐到不速。
扪萝出孤险,果得烟霞谷。
神仙何玄怪,刻划乾坤腹。
囊括幽绝景,所谓天下独。
门前白石溪,丁当漱寒玉。
山泉落云头,漫漫泛馀绿。
静听宿乌吟,闲看浮鸥浴。
万古仇池穴,何日此镌筑。
欲探龙颔珠,潭深怯狞毒。
瀑布想匡庐,香山葺茅屋。
松窗风浪摇,石径苔藓覆。
楼藏未见书,园挺耐寒木。
清风谁共延,墙头万个竹。
造化曲尽情,远引空江束。
阴寂窟蛟蜃,雨雹生晴燠。
孙氏何代贤,据此傲浮俗。
崖留五君诗,尘埋不可读。
殷勤补讹缺,磨写笔屡秃。
开亭追古踪,仙游一朝复。
自惭缚冠冕,暂到不得熟。
何时酬素心,归来免荣辱。
《孙氏池亭》【宋·俞瑊】壁介山水间,幽栖愧尸禄。眠食行坐处,山光水声足。嗟我心未厌,出郊搜胜躅。尝闻隐者居,未为人所目。素商适丁序,天空老林麓。飞鞭走崇冈,惟恐到不速。扪萝出孤险,果得烟霞谷。神仙何玄怪,刻划乾坤腹。囊括幽绝景,所谓天下独。门前白石溪,丁当漱寒玉。山泉落云头,漫漫泛馀绿。静听宿乌吟,闲看浮鸥浴。万古仇池穴,何日此镌筑。欲探龙颔珠,潭深怯狞毒。瀑布想匡庐,香山葺茅屋。松窗风浪摇,石径苔藓覆。楼藏未见书,园挺耐寒木。清风谁共延,墙头万个竹。造化曲尽情,远引空江束。阴寂窟蛟蜃,雨雹生晴燠。孙氏何代贤,据此傲浮俗。崖留五君诗,尘埋不可读。殷勤补讹缺,磨写笔屡秃。开亭追古踪,仙游一朝复。自惭缚冠冕,暂到不得熟。何时酬素心,归来免荣辱。
https://shici.929r.com/shici/Rfb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