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半塘寺》
《宿半塘寺》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一襟清气足,此夜岂人寰。

醉影松杉下,吟身风露间。

秋悬当殿月,云宿近城山。

明发骑鲸去,飘然不可攀。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宿半塘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半塘寺中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

首句“一襟清气足”,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新与诗人内心的满足感,仿佛整个身心都被这清新的空气所滋养,充满了宁静与平和。接下来,“此夜岂人寰”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叹,似乎这夜晚的景色超脱了人间的平凡,显得格外神秘而超凡。

“醉影松杉下,吟身风露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松树与杉树下饮酒赋诗的情景,同时融入了自然界的风与露水,营造了一种既浪漫又带有几分孤独的意境。这里的“醉影”不仅指身体的醉态,更象征着心灵的沉醉与自由。

“秋悬当殿月,云宿近城山”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壮丽。秋月高悬于殿堂之上,云彩仿佛栖息在靠近城市的山峦之间,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

最后,“明发骑鲸去,飘然不可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向往。他似乎预感到即将到来的旅程将如同乘鲸鱼一般自由而不可捉摸,充满了未知与冒险。这里的“骑鲸”不仅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更蕴含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寺庙中的独特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客意五首·其三

高岸耸如陵,秋光著处清。

遥山照眼碧,黄叶逐人行。

莫怪新烟火,曾经古战争。

深林茅屋小,气象亦豪英。

(0)

约同舍蜀人王德修三首·其三

橙橘方粲粲,鱼虾亦多多。

能舂半年粮,岂惜一见过。

良夜月如霜,听我苦别歌。

翳翳葭芦乡,风定水自波。

或者阻君舟,柰此伫立何。

(0)

警滞

宾主辨贵白,死生路宜分。

当克即便克,当存即必存。

直须要脱洒,如彼霁月轮。

超然物累上,无复渣滓浑。

不须事黏滞,如咬老树根。

弥年齧不断,岂不妨吾仁。

(0)

题稙庵

季鹰雅志本江湖,胡为入洛诚计疏。

一杯莼羹入归梦,岁晚仅饱松江鲈。

何如王郎十亩宅,一生江头枕江碧。

西风落日弄烟波,却笑陶朱计然策。

我来访君春已深,江花江柳翻绿阴。

相携三径拾瑶草,为问客来何苦心。

固知此事君计得,我被微官苦相逼。

劝君谨勿语弹冠,便恐纷纷北山檄。

(0)

马上见卖白莲者三首·其二

东荡百顷宽,满荡莲结花。

孤村莲荡西,茅茨吾所家。

年年红紫尽,为春留芳华。

酒船堕云锦,歌棹凌瑞霞。

只今乡闾梦,不道身风沙。

把花但三嗅,对酒长咨嗟。

(0)

赠陈签判

熠熠萤光略露荷,摇摇杯面涨金波。

受风正作团栾饮,闭户深防褦襶过。

情话想无云母隔,新篇应有雪儿歌。

揆予可讳刘郎笑,讲舌长乾鬓自皤。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