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六引·其三角引》
《相和六引·其三角引》全文
南北朝 / 萧子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蛰虫始振。音在斯。五声六律。旋相为。韶继夏心。

备咸池。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萧子云之手,名为《相和六引(其三)角引》。它以音乐为主题,描绘了音乐中各种声音的和谐与流转,以及音乐如何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蛰虫始振。音在斯。” 开篇即以“蛰虫始振”象征音乐的开始,如同冬眠的昆虫在春日苏醒,预示着音乐的旋律即将响起。这里的“音在斯”,则强调了音乐无处不在,仿佛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万物共生。

“五声六律。旋相为。” 这一句提到“五声六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五声”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则是指十二律中的六个阳律,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基础。通过“旋相为”的描述,展现了音乐中不同音阶之间的相互转换与和谐,体现了音乐创作的丰富性和动态性。

“韶继夏心。备咸池。” “韶”是古代的一种乐舞,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高雅与美好;“夏心”则可能是指夏朝的音乐传统或精神内核,暗示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咸池”则是古代传说中的音乐之源,此处用以强调音乐的源头与全面性,意味着音乐不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精髓,也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形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赞美了音乐本身的美妙,也表达了对音乐能够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萧子云
朝代:南北朝

(487—549)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景乔。萧子恪弟。齐世,封新浦县侯。入梁,降爵为子。起家秘书郎,官至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侯景之乱,宫城失守,奔晋陵,饿死于僧房。通文史,善草隶。梁初,承旨改定郊庙歌辞。有《晋书》、《东宫新记》。今存《晋书》辑本。
猜你喜欢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谢脁出华省,王祥贻佩刀。
前贤真可慕,衰病意空劳。
贞悔不自卜,游随共尔曹。
未能齐得丧,时复诵离骚。
闲阴七贤地,醉餐三士桃。
苍苔虞舜井,乔木古城壕。
渔父偏相狎,尧年不可逃。
蝉鸣秋雨霁,云白晓山高。
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毛。
故人皆得路,谁肯念同袍。

(0)

乡试后自巩还田家,因谢邻友见过之作

鸡鸣出东邑,马倦登南峦。
落日见桑柘,翳然丘中寒。
邻家多旧识,投暝来相看。
且问春税苦,兼陈行路难。
园场近阴壑,草木易凋残。
峰晴雪犹积,涧深冰已团。
浮名知何用,岁晏不成欢。
置酒共君饮,当歌聊自宽。

(0)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

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
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
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
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
论旧或馀悲,思存且相喜。
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
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
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
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默默。
宛作越人言,殊乡甘水食。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0)

嵩山十志十首·云锦淙

水攒冲兮石丛耸,焕云锦兮喷汹涌。
苔駮荦兮草夤缘,芳幂幂兮濑溅溅。
石攒丛兮云锦淙,波连珠兮文沓绛。
有洁冥者媚此幽,漱灵液兮乐天休,实获我心兮夫何求。

(0)

嵩山十志十首·枕烟庭

临泱漭兮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窅冥。
怳欻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
窅冥仙会兮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
闻夫至诚必感兮巅,契颢气,养丹田,终仿像兮觏灵仙。

(0)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
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
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
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