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籊籊竿,乃不如劲草。
北风动地来,直节未易倒。
谁谓籊籊竿,乃不如劲草。
北风动地来,直节未易倒。
诗中“谁谓籊籊竿,乃不如劲草”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篱篱竿”,形容竹子细长而有力度,而“不如劲草”则是在强调,即使是柔弱的草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也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表明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品质的欣赏。
接着,“北风动地来,直节未易倒”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长状态。北风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严酷和考验,但即使面临这样强劲的自然力量,这些竹子依然挺拔、坚立不倒。这里“直节”指的是竹子的直立和规整,形容其美观而有序,而“未易倒”则是对其坚韧品质的直接赞扬。
诗句通过对比和鲜明的动态描写,将竹子与其他植物相比较,突显了竹子的独特之处。同时,这些描述也寄寓着诗人对坚持正直、不屈不挠品格的赞美。在中国文化中,竹子常常被赋予坚韧和节操的象征意义,这首诗则是对这种精神的一种抒发。
先生不作苏门啸,曾向皇家颂清庙。
一叶仙舟天上归,白首沧浪伴渔钓。
家住林逋旧宅东,閒身逸迹寄孤篷。
临流自得渊明赋,忧国还存杜老风。
长歌一曲声激烈,行云为迟山石裂。
敲舷击榜送悠扬,水底鱼龙识音节。
月思风情奈尔何,鹤汀凫渚遍经过。
锦囊不用奚奴抱,载得珠玑百斛多。
江南野客才萧索,自愧耽诗久成癖。
巴歌岂敢和阳春,夜夜虹光望中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