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步顾晴芬学使臬署赏荷韵》
《步顾晴芬学使臬署赏荷韵》全文
清 / 李振钧   形式: 古风

登高望黔山,四面皆丛麓。

安得半亩池,引水通屈曲。

城西有官衙,方塘烟景足。

繁花簇锦红,茂树连云绿。

午日荫高槐,清风响翠竹。

春来柳青青,腰细眉颦蹙。

秋来鞠黄发,垂金兼缀玉。

芙蓉出碧沼,对镜影相续。

疑是浣纱人,临流叠霜縠。

家君有新诗,不厌百回读。

学只爱趋庭,因思成小筑。

匪材愧樗栎,徒仰千寻蓄。

珠玉自琳琅,什袭珍藏椟。

使君句亦奇,胸中罗列宿。

光风霁月中,澄怀想高躅。

那惜洛阳纸,丹铅存手录。

何日入西清,染翰相芬馥。

节序届白藏,天宇淩风肃。

古来词赋客,何事多感触。

且咏双莲诗,静听松风谡。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顾晴芬学使署中赏荷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之美与环境之雅。首句“登高望黔山,四面皆丛麓”开篇即营造了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随后引出对池塘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一方静谧水景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城西有官衙,方塘烟景足”则将视线拉回到现实,描绘了官署旁方塘的美景,通过繁花、茂树、高槐、翠竹等意象,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之美。

“春来柳青青,腰细眉颦蹙。秋来鞠黄发,垂金兼缀玉。”这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生机与秋天菊花的金黄,通过“腰细眉颦蹙”和“垂金兼缀玉”的形象化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不同景象。接着,“芙蓉出碧沼,对镜影相续”则将目光转向荷花,以“出碧沼”、“对镜影”描绘了荷花的清新脱俗与倒映水面的美丽画面。

“疑是浣纱人,临流叠霜縠。”这一句通过想象古代女子浣纱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最后,“家君有新诗,不厌百回读。学只爱趋庭,因思成小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结尾处,“节序届白藏,天宇淳风肃。古来词赋客,何事多感触。且咏双莲诗,静听松风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文学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文学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振钧
朝代:清

李振钧,字海初,太湖县人。道光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有《味镫听叶庐诗草》。
猜你喜欢

越来溪

每踏扁舟过越来,青山何处复登台。

野花荆棘多迷恨,空逐寒沙白鸟回。

(0)

雨中过同川访王性中斋居寓宿话旧

天时人事底推迁,一别俄经二十年。

华屋几空玄鸟计,沧江重对白鸥眠。

前程扰扰三义路,往事滔滔百道川。

共语平生夜来雨,故人高榻未虚悬。

(0)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其一

梅花破腊发琼枝,乍转东风淡荡时。

天上恰开王母宴,仙郎醉捧紫金卮。

(0)

水平感赋

依然河上一舟横,去月茫茫此月平。

回首风涛转眼定,凭虚一任自然行。

(0)

秋兴集古·其四

升高临四野,秋色老梧桐。

索莫竟何事,清川思不穷。

(0)

人日

墙阴寂寂荡春澌,茗碗绳床伏枕宜。

冻壁霏微梅树绽,拂天历落雪花垂。

今年相忆风烟老,到处遥惊角鼓移。

烽火但能边外远,东山好办草堂资。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