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风景接洪都,传说胡君四世居。
诗句满朝皆诵咏,君王旌孝表门闾。
数闻过客谈多惠,几欲凭僧去借书。
若把公卿名刻石,共瞻驷马慕相如。
浔阳风景接洪都,传说胡君四世居。
诗句满朝皆诵咏,君王旌孝表门闾。
数闻过客谈多惠,几欲凭僧去借书。
若把公卿名刻石,共瞻驷马慕相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浔阳的风光连通着洪都,那里的胡氏家族已有四代人居住。胡君不仅在地方上享有盛誉,其孝行更是被朝廷所旌表,家门前挂着表彰其孝道的牌匾。
诗中的“诗句满朝皆诵咏”显示胡氏家族成员或有才华横溢之人,其诗作在当时广为传颂。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胡君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备受尊崇。
接下来的“数闻过客谈多惠”则透露了胡氏对待来访的游子极尽地主之谊,待人接物之举令人称道。诗人几次听说有行脚者在谈论此事,甚至有意托僧借阅胡家藏书,可见其文化素养之高、学问之渊博。
最后“若把公卿名刻石”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些名流的名字镌刻于石,以传诸后世。同时,"共瞻驷马慕相如"则是对古代贤人驷马之举(驷马即选取美好的马匹)和汉末文学家相如的崇敬之情。这两者在这里被并提,用以比喻胡氏家族不仅有才子辈出,更有人伦之美,令人仰慕。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浔阳风景、胡氏家族历史与文化素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文化传承悠久的地方士族形象。
猗与四公,棠棣之华。秀韡一时,茂兴两家。
宋公联翩,鄂不相鲜。万里风云,上负青天。
连公戾契,渊冰澄结。进而蹩躄,砥砺其节。
其光晔晔。追惟平生,法兴是仪。
邑人之思,右史之词。
雨箔风楹,岁环几经,筑此特堂。
吾今令君,令君勤民。
民燕其德,振滞补弊,此焉居一。
于时四公,序集其觞。生气津津,冠佩有光。
古之为政,崇德尚贤。居今笃古,令君有焉。
君系陇西,绍祖维名。起岩作诗,辑和厥声。
敢告典者,毋替其承。
碧崖倒影,浸一片、寒江如练。
正岸岸柳花,村村修竹,唤醒春风笔砚。
溯水舟轻轻如叶,只消得、溪风一箭。
看水部雄文,太师健笔,月寒波卷。游倦。
片云孤鹤,江湖都遍。
慨金屋藏妖,绣屏包祸,欲与三郎痛辩。
回首前朝,断魂残照,几度山花崖藓。
无限都付窊尊,漠漠水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