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云变晴色,古木郁苍苍。
未酬郢里倡,且奏梁园觞。
团云变晴色,古木郁苍苍。
未酬郢里倡,且奏梁园觞。
此诗描绘了一幅云雾散去,阳光普照,古木葱郁的景象。诗人以“团云变晴色”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幻与心境的转换相联系,展现了从阴霾到明朗的心境转变。接着,“古木郁苍苍”一句,通过视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森林之中。
“未酬郢里倡,且奏梁园觞。”这两句则运用了典故,郢里和梁园都是历史上文人聚会之地,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虽未能在郢里吟唱,但此刻也能在梁园畅饮,享受文人雅集的乐趣。这种情感的抒发,既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满足与自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自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梨一益百损,楙一损百益。
所以古之人,投之俾有获。
苞苴之礼行,岂曰报可责。
幡幡者惟瓠,戋戋者有帛。
承筐亦几何,要在情不隔。
能令受者心,生死感其德。
琼琚于木瓜,奚啻过十百。
敢曰报礼然,期以身许国。
聊比玉之华,贡此一心赤。
太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
我昨梦游踏其顶,俯视一气无岧峣。
大泽拔地五千仞,势与劳岱为单椒。
名士爱山如爱色,一时得意皆倾国。
买之不惜髯参钱,一生能著几两屐。
有客有客字武民,嵚崎历落可笑人。
手中九节赤城杖,名山面目识其真。
峰头日出金雅翥,世上好梦人未寤。
此去浩歌问郁仪,留我他日题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