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傍寒塘鱼自肥,疏罾一试夕阳稀。
虽然未是忘筌者,也免侯门弹铗归。
家傍寒塘鱼自肥,疏罾一试夕阳稀。
虽然未是忘筌者,也免侯门弹铗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家傍寒塘鱼自肥”,以“寒塘”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而“鱼自肥”则生动地描绘了水塘中鱼儿自在生长的景象,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次句“疏罾一试夕阳稀”,描述了诗人尝试捕鱼的情景,使用“疏罾”(稀疏的渔网)和“夕阳稀”(夕阳西下,光线渐弱)营造出一种悠闲、恬淡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即将结束的宁静感。
后两句“虽然未是忘筌者,也免侯门弹铗归”,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前半句“虽然未是忘筌者”表明诗人并未完全忘记追求理想或目标,但后半句“也免侯门弹铗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这里,“忘筌者”可能象征着追求理想的人,“侯门弹铗归”则比喻在官场中的无奈与挣扎,最终选择逃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
轻身彊骨干,却老卫正气。
持钱易百本,僻处多隙地。
雨馀土壤滋,栽植勤我隶。
今年时泽足,灌汲免远致。
朝畦已芬敷,零落发鲜翠。
嗟余百不偶,六尺自知愧。
虽甘老支床,同愿寿阅世。
晨餐入匕箸,美不俪羹胾。
神农岂欺予,魏姥有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