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黄鹤山人画》
《题黄鹤山人画》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独卧茅庐学孔明,半生心事已无成。

都将黄鸐山中趣,写作烟霞物外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黄鹤山中生活的场景,通过对比其内心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首句“独卧茅庐学孔明”,以诸葛亮(孔明)为榜样,暗示了诗人的志向高远,渴望像诸葛亮那样有所作为,但又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智慧和忠诚著称,后世常将其视为智慧与忠诚的象征。诗人将自己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实现宏大抱负的遗憾。

次句“半生心事已无成”,点明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并未达成的感慨。这里的“心事”不仅指个人的志向,也包含了对理想社会的期待。诗人或许曾有过许多宏伟的计划和梦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目标似乎都未能如愿以偿,留下了一丝无奈和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都将黄鸐山中趣,写作烟霞物外情”,则转向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诗人将自己在黄鹤山中的生活体验,比作山中的乐趣和超脱尘世的情感。黄鸐山中之趣,可能指的是自然美景带来的愉悦,或是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所赋予的心灵慰藉。而“烟霞物外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与世俗的疏离,以及其中蕴含的超凡脱俗的情怀。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既是对自身选择的肯定,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实现人生目标的感慨。它不仅是一幅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遁世无闷”的一种融合与反思。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次曹秋岳年兄韵·其一

守约安贫贱,良朋辱过存。

吾衰谁与怨,疑义幸逢论。

草上雨珠碎,天边弦月昏。

坐来更漏转,香减酒卮痕。

(0)

田家三首·其一

绾髻学吴女,红花向鬓开。

借机携杼出,汲井抱罂来。

洗葛揉梅叶,沤丝治蛤灰。

老姑催瓦祭,趁月压新醅。

(0)

秋怀

家在西陂上,烟云尽日封。

雨深寒落水,霜重夜闻钟。

招隐千株橘,归来三径松。

秋光犹可惜,野岸老芙蓉。

(0)

北山杂咏

人生非无根,厥初不可纪。

乃自苕霅来,卜居麟溪涘。

诸祖尚敦庞,隐名富图史。

爰及百鹤公,轮奂于焉始。

思亲无停时,筑山勤仰止。

匪为耳目娱,将以贻孙子。

封植树千章,奠安石万只。

绵延迄于今,令闻代可指。

惟予困樊笼,弗克踵前美。

登山发长谣,永怀在葛藟。

(0)

题天宁法舟禅堂

卓锡几年至,松灯一草庵。

榻虚云共住,定起鸟来参。

毳衲人间相,莲文世外谈。

平生玄寂意,长此对瞿昙。

(0)

閒居

数椽新筑傍溪湾,扫石焚香鹤正还。

几度捲帘看不厌,夕阳紫翠满南山。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