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髻学吴女,红花向鬓开。
借机携杼出,汲井抱罂来。
洗葛揉梅叶,沤丝治蛤灰。
老姑催瓦祭,趁月压新醅。
绾髻学吴女,红花向鬓开。
借机携杼出,汲井抱罂来。
洗葛揉梅叶,沤丝治蛤灰。
老姑催瓦祭,趁月压新醅。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田间劳作的妇女形象,生动展现了她们日常生活的艰辛与勤劳。首句“绾髻学吴女,红花向鬓开”以吴地女子为参照,通过“绾髻”这一动作,展现出女子的朴素之美,而“红花向鬓开”则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映衬出女子的青春活力。
接着,“借机携杼出,汲井抱罂来”描绘了女子在农忙时节,利用间隙时间,带着织布工具外出劳作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她们对家庭生计的承担,也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忙碌与节奏感。
“洗葛揉梅叶,沤丝治蛤灰”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妇女们在田间劳作的具体场景。她们不仅要处理各种农事,还要进行纺织工作,通过清洗葛布、揉搓梅叶、沤制丝线、处理蛤灰等工序,展现出了她们的智慧与勤劳。
最后,“老姑催瓦祭,趁月压新醅”则描绘了节日或特定场合的准备活动。在月光下,妇女们忙着准备祭祀用品,同时也不忘酿造新酒,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仪式感,也体现了她们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状态,既表现了她们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本丘壑姿,脱巾为谋食。
随牒几推迁,铜章领岩邑。
初期窃馀闲,焚香弄书册。
文法何苦多,日力不暇给。
讼纸秋叶翻,使符星火急。
自怜拙追科,难复济繁剧。
秋毫殊未试,直道聊抆拭。
白眼已纷纷,丹心犹汲汲。
要令四万家,实惠涓尘及。
怒骂奚足云,此意天应识。
西斋靓且深,于焉少游息。
幽独谁相对,古壁苍崖立。
高人喜过从,玄论挥八极。
世情一笑休,欲语不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