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残日照窗明,风弄行云点点轻。
坐对庭阴人阒寂,时闻蛛网挂虫声。
雨馀残日照窗明,风弄行云点点轻。
坐对庭阴人阒寂,时闻蛛网挂虫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室内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和感受。"雨馀残日照窗明"一句,写出了雨后斜阳透过窗棂,映照在窗上,光线柔和而明亮。这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预示着外界天气的变化。
"风弄行云点点轻"则是对室外景象的描绘。这里的"风"和"云"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但通过诗人的笔墨,这些元素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空中舞动,每一朵云都像是被风轻轻地挑弄着,显得格外灵动。
接着,"坐对庭阴人阒寂"一句,转换了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庭院。诗人坐在这个阴凉的空间里,四周是一种令人感到宁静甚至是孤独的氛围。这里的人阒寂,不仅描绘出了环境的安静,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时闻蛛网挂虫声"一句,则是对这份静谧中微妙声音的捕捉。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捕捉到了蜘蛛网上挂着的虫子发出的微小声音,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能力,也增添了一种生机和动态给这宁静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光线、风、云、声响等自然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
闲亭照白日,一室罗古今。
偶焉此栖迟,抱膝悠然吟。
吟罢有余适,散瞩复披襟。
时开玉怀卷,或弹珠柱琴。
檐树吐新花,枝头语珍禽。
花发饶冶色,禽鸣多姣音。
色冶眩春目,音姣伤春心。
夕阳下虞渊,寂莫还空林。
清光复相照,片月西山岭。
东园桃李姿,是妾嫁君时。
燕婉为夫妇,相爱不相离。
良人忽远征,妾独守空帏。
忧来恒自叹,冀死魂追随。
又念妾死时,谁制万里衣?
幸有双鲤鱼,拟为寄君辞。
终日不成章,含泪自封题。
君若得鲤鱼,剖鱼开素书。
但看行中字,一一与泪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