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兴》
《漫兴》全文
清 / 朱之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漫兴》,是清代学者朱之瑜所作。诗人以追寻先贤足迹为引,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首句“远逐徐生迹”描绘了诗人追踪徐生(可能是一位先贤或友人)的足迹,显示出对知识与人品的追求。次句“移舟住别峰”则写诗人为了追随徐生,改变了行踪,选择在山峰间居住,暗示了生活的漂泊不定。

第三句“遗书搜孔壁”借用典故,意指寻找前人的智慧遗产,如同在孔子的墙壁中探寻智慧,体现了诗人好学不倦的精神。第四句“仙路隔秦封”则借用了道教的仙道想象,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以及秦朝边界的象征,寓言了人生道路的艰难。

后两句“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通过流水比喻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与故人重逢的期盼,但又深知此情难偿,流露出深深的遗憾。最后一句“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乡书历经一年才送达,更增添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离别的愁绪层层叠加,情感深沉而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寻访、寓言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朱之瑜

朱之瑜
朝代:清   字:楚屿   号:舜水   籍贯:浙江余姚   生辰: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猜你喜欢

夜半乐·艳阳天气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
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
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
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
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
绛绡袖举。
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
竞斗草、金钗笑争赌。
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
念解佩、轻盈在何处。
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
空望极、回道斜阳暮。
欢浪萍风梗知何去。

(0)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0)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红板桥头秋光暮。
淡月映烟方煦。
寒溪蘸碧,绕垂杨路。
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
波急隋堤远,片帆举。
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
好夕良天长孤负。
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
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
遥夜香衾暖,算谁与。
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案《疆村丛书》本乐章集三卷,续添曲子一卷)

(0)

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

燔柴烟断星河曙。
宝辇回天步。
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
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
喜色成春煦。
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0)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
欲梦还惊断。
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0)

瑞鹧鸪·吴会风流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