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歌者陈郎》
《赠歌者陈郎》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天涯踪迹半旗亭,谱遍《龟兹》不忍听。

怜尔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天涯漂泊的歌者的形象,通过其演唱的曲目,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天涯踪迹半旗亭”,点明了歌者的行踪不定,如同飘零于天涯,偶尔回到旗亭(古代酒肆)暂歇。这一句勾勒出歌者孤独而流浪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其背后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次句“谱遍《龟兹》不忍听”,提到歌者擅长演奏并演唱《龟兹》,这是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通常带有深沉的情感色彩。此处“不忍听”三字,不仅表现了音乐本身的哀婉动人,更反映了歌者在演奏时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第三句“怜尔少年非失意”,转而对歌者进行同情与理解。这里的“怜”字,体现了诗人对歌者处境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暗示了歌者并非因为个人失意而流落他乡,而是另有隐情。这句诗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思考歌者背后的故事。

最后一句“逢人也唱《雨霖铃》”,进一步揭示了歌者演唱的主题。《雨霖铃》原是唐代教坊曲名,后被柳永改编为词牌,常用于表达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在这里,歌者不论遇到何人,都以《雨霖铃》来倾诉心声,既展现了其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这一句将歌者的形象推向高潮,使读者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歌者的描绘,展现了其在生活中的孤独、挣扎与深情,以及通过音乐传达情感的艺术追求。诗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艺术价值的肯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后缓声歌

泽藏之山,必有陆沉之波。

物或反其常,君将柰之何。

雌骁难为雄,斧小不胜柯。心之忧矣歌且讹。

复思入淮之爵,必有飞海之鳐。

披枝且害心,繁实多陨条。

吐珠谁不含,曼䎼能无招。心之忧矣歌且谣。

(0)

宿西山韬光庵

露下庭空蛄蟪鸣,山深不闻长短更。

天风吹人酒欲醒,北斗插江河半明。

(0)

题孙道甫小景五首·其四

茅堂汇溪流,一带清未已。

萍底山更奇,苍烟飞不起。

(0)

田园卜居

明时有遗逸,学稼老田园。

荷锸云千顷,归耕月满村。

郊原随步屧,田父共开樽。

引水蔬成亩,编篱花映门。

竹边行鸟雀,桑下散鸡豚。

晴日行看稼,白头坐弄孙。

年丰占木德,春到验梅根。

农事时相较,岁功日自论。

徵科吏未扰,耕凿俗相敦。

看结田神社,蹋歌笑语温。

(0)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其二

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

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

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

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0)

送许天赉赴春试

角巾快一识,相对残阳红。

多路笑我拙,收功与子同。

山青去鸟外,春满片帆中。

政恐钓竿手,画眉终未工。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