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柬制府董公》
《奉柬制府董公》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忆昔鸾溪绍祖山,时荒分卫荷隆颁。

出门倚杖惭僧服,避地移茅入庾关。

洪府远闻江路静,孤峰仍逐使臣还。

寅缘一望孙弘阁,七载衔恩想像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友人董公的敬意与怀念。首句“忆昔鸾溪绍祖山”,诗人追忆往昔在鸾溪绍祖山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那段岁月的怀念之情。接着,“时荒分卫荷隆颁”一句,可能是在描述当时社会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种状况的感慨。

“出门倚杖惭僧服,避地移茅入庾关”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出门时依靠着拐杖,穿着僧服,暗示了他在逃避某种困境或环境,选择隐居于庾关,过起了简朴的生活。

“洪府远闻江路静,孤峰仍逐使臣还”这两句,通过洪府与江路的宁静景象,以及孤峰与使臣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深远而略带孤独的氛围。使臣的归来,或许象征着某种使命的完成或是友人的重逢,给诗人带来了情感上的触动。

最后,“寅缘一望孙弘阁,七载衔恩想像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董公的深深怀念。孙弘阁可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代表着董公的形象或精神。诗人想象着与董公共度的七载时光,充满了感激与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游龙门十绝·其九

不知我者谓何哉,布袜青鞋日日催。

长啸一声啼鸟外,朵颐有象著山雷。

(0)

次虞宪日近即事·其三

衾寒更着痴儿踏,背痒时令丑妇搔。

骨肉团栾穷亦好,谁能膏火自煎熬。

(0)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其五

办得萧萧水竹居,闭门足了一生娱。

坐忘老子慵开眼,强聒痴儿任挽须。

(0)

平生要识琼崖面,到此当坚铁石心。

(0)

西湖乐

雪花满衣香欲融,王孙白马金蟠胸。

山南山北晚霞红,须臾直下明珠宫。

一样越罗天水碧,乱插宝花长一尺。

王孙大醉信船流,船尾船头自吹笛。

(0)

高园·其二

扁名俱不俗,难得此规模。

一镜荷香冷,四围花径芜。

沼宽鱼自乐,竹静鹤同孤。

仿尽东州景,何须作画图。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