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卢无献》
《赠卢无献》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卢生昂藏七尺躯,少薄章句不为儒。

南来淬剑沧溟上,拂袖欲探骊龙珠。

自信虎头非食肉,共知猿臂有雄图。

有时走马出东郭,玉靶横穿金仆姑。

琼崖昨日兵戈接,尽道黎人一鼓灭。

岂意丛林隐祻机,几阵官军尽流血。

幕府尚欲成前功,白羽南来飞不绝。

卢生此时奋臂起,奉檄徵兵向吴越。

我闻黎姓本跳梁,鸱张豕突固其常。

圣朝但当置度外,岂必悉甲事穷荒。

韬弓卧戟彼何世,穷兵黩武得无伤。

君不见前年征交南,生民膏血成寒潭。

交人含怒思一逞,至今虎视方耽耽。

贪功挑衅覆辙在,兵连祸结复何堪。

鄙人之忧在桑梓,不觉喋喋言至此。

方今羯卢在疆场,九边烽火正相望。

丈夫倘有报国志,岂无卫霍足相方。

况生勇略世莫当,万石之弩不轻张,愿生善用其所长。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赠卢无献》。诗中描绘了卢生的豪情壮志与英勇事迹,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的开头描述卢生身材高大,年轻时并未致力于儒家学问,而是南下到大海边磨砺剑术,意图探寻龙珠,显示了他的非凡抱负和雄心壮志。接着,通过“虎头”和“猿臂”的比喻,进一步强调卢生的勇猛和智谋。诗中还提到卢生有时策马出城,手持宝剑,展现了他英勇的骑士形象。

随后,诗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提到琼崖地区曾发生战争,黎族人民遭受苦难。诗人指出,战争并非解决争端的最佳途径,呼吁圣朝应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军事行动带来的伤害。诗中还提及前年征讨交南的悲剧,生民的鲜血化为寒潭,警示后人不应重蹈覆辙。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卢生的赞赏,认为他具备报国的勇气和才能,不应被束缚于常规,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诗中充满了对卢生个人能力的认可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踏莎行

如我昏沈,匪伊朝夕,寸心终古无人识。

灵犀一点有时通,除非马角乌头白。

长夜漫漫,空房寂寂,香篝前度烧安息。

罗帏直入月无猜,瓶花开落谁怜惜?

(0)

存心具饮

朝雨复暮雨,暑气日已微。

凉轩水□爽,幽坐延秋晖。

孤抱无一惬,前事有百非。

可读书本少,能言士尤稀。

积倦蠹帙翻,久辍犀柄挥。

吾儿忽具饮,山茹姜葖肥。

青瓷古茗器,十觞联若飞。

此生老且死,所幸岁不饥。

似闻吴中潦,米价良足唏。

东游岂不快,何如且言归。

一醉未易得,家贫今典衣。

典衣亦常事,冥心甘息机。

(0)

暑中閒咏六首·其三

能静何忧暑,惟悭足禦贫。

每圆攲枕梦,不记剖符身。

僧熟频求字,僮顽自浣巾。

林间坐磐石,山畔驻行人。

(0)

武林感旧又二首·其一

钱塘多少少年人,孰识回头迹已陈。

绿草地元无绿草,红尘天更不红尘。

三茅观顶灯犹在,六部桥南塔顿新。

试问众生诗得意,袈裟底下自由身。

(0)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四十

凶人凶其吉,吉人吉其凶。

曳轮能自信,揲策勿求通。

(0)

大热

大热早复暮,幽居如火围。

更无风稍快,只有汗频挥。

袒露忧生客,沾濡怕熟衣。

何当生两翼,直近广寒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