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无车马过柴门,弦诵琅琅竹树村。
鱼跃乱流时倚杖,莺啼新绿昼移尊。
长才自有高人识,清事还同野老论。
回首故乡春色外,风烟寥落几家存。
喜无车马过柴门,弦诵琅琅竹树村。
鱼跃乱流时倚杖,莺啼新绿昼移尊。
长才自有高人识,清事还同野老论。
回首故乡春色外,风烟寥落几家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喜无车马过柴门”,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接着,“弦诵琅琅竹树村”一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竹林环绕的村庄中,书声琅琅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鱼跃乱流时倚杖”描绘了诗人悠闲地在溪边漫步,欣赏着鱼儿在水中跳跃的场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莺啼新绿昼移尊”则通过黄莺的啼鸣和新绿的树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长才自有高人识,清事还同野老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清雅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出他愿意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分享的胸怀。最后,“回首故乡春色外,风烟寥落几家存”则以淡淡的笔触勾勒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自然美景以及深厚人文情怀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
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
边士不好礼,全家住军城。
城中鼓角严,旅客常夜惊。
中有左记室,逢人眼光明。
西门未归者,下马如到京。
还应一开卷,为子心不平。
慇勤说忠抱,壮志勿自轻。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
送君自多感,不是缘下第。
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
结根既不然,何必更掩袂。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
勿为阳艳留,此处有月桂。
言毕尊未乾,十二门欲闭。
伫立望不见,登高更流涕。
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