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四》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四》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独卧重岩下,蒸云昼不消。

室中虽暡叆,心里绝喧嚣。

梦去游金阙,魂归度石桥。

抛除闹我者,历历树间瓢。

(0)
注释
独卧:独自躺。
重岩:高峻的岩石。
蒸云:缭绕的云雾。
昼不消:白天也不散。
室中:室内。
暡叆:昏暗。
心里:内心。
绝喧嚣:没有丝毫喧闹。
梦去:在梦中。
金阙:金色宫殿。
魂归:灵魂归来。
石桥:石制桥梁。
抛除:抛开。
闹我者:扰乱我的人。
历历:清晰地。
树间瓢:林间的风声。
翻译
独自一人躺在高峻的岩石之下,缭绕的云雾白天也不散去。
室内虽然昏暗,但内心却无比宁静,没有丝毫喧嚣。
在梦中我游历金色的宫殿,灵魂穿过石桥返回。
抛开那些扰乱我的人和事,清晰地听见林间的风声如瓢摇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幽居的生活状态。"独卧重岩下,蒸云昼不消"表明诗人独自一人躺在深山之中,周围是浓密的云雾,即使到了白天也没有散去,这里既形容了自然环境,也隐喻了诗人的心境孤寂。

"室中虽暡叆,心里绝喧嚣"说明尽管居所内部可能有些许热闹,但诗人内心却是宁静的,没有世俗的纷扰。这两句交织出一种超然物外、内心自守的意境。

"梦去游金阙,魂归度石桥"则是说诗人的精神在梦中飞扬,游历到了仙境般的地方,而他的灵魂也随之回归到那些坚固而又自然的景象。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越现实的向往。

最后"抛除闹我者,历历树间瓢"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中的纷争和打扰,只愿意在林间的小溪边寻找宁静和清净。这里的“历历”形容声音的连续而又柔和,与“抛除闹我者”共同构成了一幅诗人追求心灵安宁与远离尘嚣的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在世界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和淡泊名利的向往。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雨中董使君招同汪司马集诸天阁

树树桃花点绿苔,万山金碧挂崔嵬。

筵开五马春风驻,座合双龙暮雨来。

汉殿才名饶贾董,梁园词笔愧邹枚。

无论借寇当年事,突兀黄金拥蓟台。

(0)

寄朱在明

五载幽怀尺素传,北风犹滞木兰船。

横江欲度偏愁浪,下泽堪居未买田。

桂树飞扬招楚日,桃花零落避秦年。

沙头定舣春来楫,共结扬亭话太玄。

(0)

怀大中丞滕公二首·其一

雨露经时竭海壖,东南民力两茫然。

潢池骤喜惊波息,沃野重看化日悬。

气象三垣元拱极,勋名八柱已擎天。

丹宸蚤夜思良弼,肯放归耕下泽田。

(0)

赠张观察助甫四首·其一

梦寐中原问执鞭,櫜鞬此夕快周旋。

星窥碣石谈天座,月拥梁台赋雪筵。

造父驭来俱骏骨,风胡携处总龙泉。

无誇片诺乾坤易,屈指词场二十年。

(0)

宝应碧霞宫宏丽甲天下其后玉皇阁高寒特立环以大河东望淮海莽苍无际余维舟其下登临竟日恍然驭风遗世之想为赋二首·其二

斗畔危梯百尺悬,岧峣飞观矗层烟。

长淮蜃起朱阑外,大泽龙吟碧槛前。

抱瑟湘灵时自舞,吹箫秦女欲谁怜。

却思香案曾为吏,白昼蓬莱绝顶眠。

(0)

寄王次公敬美时方辞督学越中之命

飞诏东来鬓未皤,白云深护洞庭蓑。

乍堪霞佩游高阙,肯戴星冠出大罗。

紫气昔缘关尹住,苍生今奈谢公何。

惟应二仲心偏契,早订风期在薜萝。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