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叶难停露,露停乾复乾。
人一去不来,何不蚤盘桓。
富贵期延龄,贫贱忧饥寒。
饥寒未即死,延龄先摧残。
金石常误人,神物不可攒。
形容终逮化,有无吾自观。
纷寂竟何待,愚智空目前。
勿以春花落,哀哀盈陌阡。
薤叶难停露,露停乾复乾。
人一去不来,何不蚤盘桓。
富贵期延龄,贫贱忧饥寒。
饥寒未即死,延龄先摧残。
金石常误人,神物不可攒。
形容终逮化,有无吾自观。
纷寂竟何待,愚智空目前。
勿以春花落,哀哀盈陌阡。
这首诗《薤露》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
首句“薤叶难停露,露停乾复乾”,以薤叶上的露水比喻人生短暂的美好,露水虽美却难以持久,一旦消失,薤叶便又恢复了干燥的状态,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易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人一去不来,何不蚤盘桓”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为何不在相聚时多加珍惜,享受每一刻的相伴?
“富贵期延龄,贫贱忧饥寒”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富贵之人渴望长寿,而贫贱者则担忧饥饿与寒冷,反映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不同追求和忧虑。接下来的“饥寒未即死,延龄先摧残”则指出,即使在物质匮乏中生存,生命并未因此终结,但对长寿的追求却可能因种种压力而受损,暗示了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复杂关系。
“金石常误人,神物不可攒”警示世人,过于执着于物质财富或权力(金石、神物),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和困扰。接下来的“形容终逮化,有无吾自观”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无论外在形态如何变化,个人对于存在价值的感知才是最重要的。
“纷寂竟何待,愚智空目前”则探讨了人生的迷茫与选择,无论是纷繁的世界还是内心的平静,最终都只是暂时的存在,重要的是如何在当下做出明智的选择。“勿以春花落,哀哀盈陌阡”最后以春花凋零为喻,告诫人们不应因眼前的失落而过度悲伤,生活总有起落,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变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自然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引人深思。
水泛将晴雾,山行欲雨云。
鸥翻随渚见,鸡近隔林闻。
江清山照影,山净水为容。
纵复俯仍仰,难分边与中。
云兴绘后素,雨合听思聪。
安得渔舟去,于斯作钓翁。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
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
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
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