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知命永和道中》
《次韵知命永和道中》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灵骨閟金锁,梵宫超玉绳。

道人住香火,独先开净行。

呼船久无人,月沉河汉倾。

虚舟不受怒,故在蓼滩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īmìngyǒngdàozhō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língjīnsuǒfàngōngchāoshéng

dàorénzhùxiānghuǒxiānkāijìngxíng

chuánjiǔrényuèchénhànqīng

zhōushòuzàiliǎohànhéng

注释
灵骨:指修行者的遗骨或圣物。
閟:隐藏,封闭。
金锁:象征珍贵的保护。
梵宫:佛教寺庙。
玉绳:古代星宿名,这里比喻宫殿的崇高地位。
道人:修道之人。
香火:寺庙中的烟火,象征信仰和祭祀。
净行:清净无染的行为,指修行者的生活方式。
呼船:呼叫渡船。
河汉:银河,这里指夜空。
倾:倾斜,这里形容月亮下沉的样子。
虚舟:空舟,象征心境空明。
不受怒:不被外界情绪所影响。
蓼滩:长有蓼草的河滩,偏远而宁静。
翻译
灵骨藏于金锁中,神圣的宫殿超越了玉绳的界限。
修行者居住在香火缭绕之地,独自践行纯净之道。
呼唤船只许久无人应答,月亮沉入银河,仿佛倾倒了天河。
空舟不承载愤怒,因此它随意停泊在蓼滩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静谧而神秘的宗教场所,灵骨被金锁守护,暗示着佛法的庄严与神圣。梵宫高耸,超越了寻常的世俗尺度,显示出修行者的超然地位。修行者独自坚守清净之道,过着香火缭绕的生活。

诗人接着描述了一个夜晚的画面,呼唤船只却长时间无人回应,只有月光洒落河汉,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人。他的心境如同虚舟,不随外界的纷扰而动,即使在荒凉的蓼滩也能保持平静,横亘其中,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淡泊。整首诗通过景物和修行者的行为,传达出对禅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苕溪逢谢长史姊丈携家适至赋此志喜且以为别

不谓飘零客,能逢骨肉亲。

乍同灯下语,犹讶梦中身。

意绪兼悲喜,关河各苦辛。

音初闻里闬,事但话乡邻。

细问儿童长,空怜弟妹贫。

艰危前路甚,消息故园真。

虽得欢携乐,其如别泪新。

明朝又分手,两地共伤神。

(0)

上杨叔向参知

清朝骚雅见遗音,爱士常怀倒屣心。

太史文章高倚马,右军书法得来禽。

家饶美竹堪为箭,爨有焦桐解辨琴。

行部时时过剑水,匣中风雨作龙吟。

(0)

语溪舟中除夕用旧韵

满江灯火照帆樯,断送韶华在异乡。

红烛也流今夕泪,青铜犹忆去年妆。

孤身长路思千里,半世虚名梦几场。

欲解离愁谋一醉,行厨何处有椒觞。

(0)

送林叔度游支提寺

何时踪迹别壶公,岁晚看山过霍童。

客路杖藜残雪里,人家鸡犬乱云中。

钟闻下界诸天近,寺隐深林一径通。

遥想空门多胜事,半龛明月几僧同。

(0)

侯君右来自永嘉喜赠

西园公子旧知名,负剑长歌海上行。

何日寝丘酬楚相,谁人虚席重侯生。

赋成白雪骄彤管,衣带朱霞恋赤城。

闻说临邛方贵客,莫因残岁急归程。

(0)

送兴公弟之吴为先人乞铭·其二

叮咛数语泪千行,此去关山路渺茫。

三伏炎蒸过剑浦,一江风雨度钱塘。

魂随远屿孤鸿断,目极遥天匹练长。

当念倚门双白发,莫将行色滞他乡。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