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其一》
《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五言绝句

取名慕横枝,要自同风格。

虽微调鼎味,宛有金铉色。

(0)
翻译
取名为慕横枝,追求与之相同的风格。
虽然调味品微小,却展现出金色的光泽。
注释
取:命名。
名:名字。
慕:仰慕。
横枝:比喻独特的风格或特点。
要:希望。
自:自己。
同:相同。
风格:指艺术、个性或品味。
虽:即使。
微:轻微,少量。
调:调配。
鼎:古代烹饪用的大锅,这里象征高超的烹饪技艺。
味:味道。
宛:仿佛,犹如。
有:具有。
金:金色。
铉色:金属般的光泽,形容食物色泽诱人。
鉴赏

"慕横枝"三字,取名自有一番深意,透露出诗人对蜡梅这一物件的特殊情感与追求。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模仿,更是一种文化寄托。在这首诗中,“慕”字表达了一种向往,而“横枝”则描绘出蜡梅独特的生长姿态,既有野性又带有一丝孤傲。

“要自同风格”,此句点明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一种追求,即在模仿自然之美的同时,又能保持自身的风格和个性。这是对艺术家的一种高要求,也体现了一种高远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虽微调鼎味”,这里的“鼎味”指的是古代烹饪食物时鼎中产生的香气,后来也用以比喻诗文的韵味。"微调"则意味着细腻入微的调整和修饰。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谨慎与细致,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精心的筛选,力求达到完美。

“宛有金铉色”,“宛”字多用于形容事物的轮廓或模样,这里则用以形容诗文中所蕴含的韵味之美。“金铉色”则是对声音或韵味的一种比喻,取自金属撞击时清脆明亮的声音。这句诗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追求的艺术效果:既有质感上的沉稳华丽,又有听觉上的一种清新悦耳。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寒食

旅次经寒食,游人念故园。

松楸违渐远,雨露感偏存。

昔幸同三釜,今谁作九原。

环樵峰七十,有梦到云门。

(0)

入虔闻奴陷辽阳·其二

几万军储几万师,何难敌忾斩骄夷。

孤城死守千年计,七日横摧百里陴。

帝历未应逢劫数,天心自有厌氛时。

老臣浑抱胸中赤,何术能酬拊髀思。

(0)

写西园秋色图寄张绍和·其一

好音曾忆十年馀,琬琰新编独起予。

百尺楼头写秋色,水瓜聊以报琼琚。

(0)

用平年兄有小舟曰荷花片以诗索赠次来韵赋答·其六

谁倾北斗泻银河,不羡河中挂壁梭。

贯月有槎今老懒,成都卜肆复谁过。

(0)

元日

甲子重逢又七年,春光共买不须钱。

我閒君健时相见,酒价何妨斗十千。

(0)

癸亥榕溪灯夕谣·其二

天飞不用驾风雷,吐燄迸光舞几回。

可是照天无蜡烛,六龙今放烛龙来。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