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寿龚西樵六十又一》
《寄寿龚西樵六十又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有子能教夺大魁,优昙花好此时开。

梦中佛语鸣金玉,眼底云情悟去来。

珠海独深莲社月,鹅湖同庆老人杯。

锦堂银烛明如昼,一路箫声下吹台。

(0)
鉴赏

这首诗以“寄寿龚西樵六十又一”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龚西樵先生的敬仰与祝福。

首联“有子能教夺大魁,优昙花好此时开”,以“夺大魁”比喻龚西樵在学术或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以“优昙花”象征其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赞美他恰逢其时地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成就。

颔联“梦中佛语鸣金玉,眼底云情悟去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描绘出龚西樵内心世界的深刻与智慧。佛语的金玉之声,象征着他对真理的追求与领悟;眼底云情的悟性,则展现了他洞察世事变化的能力。

颈联“珠海独深莲社月,鹅湖同庆老人杯”,进一步描绘了龚西樵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与影响。珠海之月与莲社的宁静,象征他的学术环境与心境的和谐;鹅湖同庆则表明他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与众多学者共庆佳节。

尾联“锦堂银烛明如昼,一路箫声下吹台”,以富丽堂皇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龚西樵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锦堂银烛的明亮如同白昼,象征其生活品质的高雅与舒适;一路箫声的飘扬,预示着他将带着音乐与艺术的陪伴,优雅地步入人生的下一阶段。

整首诗通过对龚西樵先生个人成就、内心世界、学术地位以及晚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情感与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0)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四

几夜骊珠落蔀家,直疑光燄映朝霞。

彩毫写就千篇赋,红烛才烧一寸花。

卓荦高情欲飞动,淋浪醉墨半攲斜。

阳春白雪知难继,捧对空惊衮绣华。

(0)

浣溪沙

新妇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

惊鱼错认月沈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斜风吹雨转船头。

(0)

西江月·其二

面目本来是道,阴阳造化成丹。骑牛寻犊不知原。

真是三家村汉。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

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

(0)

梦范参政

梦中不知何岁月,长亭惨淡天飞雪。

酒肉如山鼓吹喧,车马结束有行色。

我起持公不得语,但道不料今遽别。

平生故人端有几,长号顿足泪迸血。

生存相别尚如此,何况一旦泉壤隔。

欲怀鸡黍病为重,千里关河阻临穴。

速死从公尚何憾,眼中宁复见此杰。

青灯耿耿山雨寒,援笔诗成心欲裂。

(0)

观潮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雷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