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转禅扉老树斜,石幢檐卜影交加。
一龛西竺高贤像,数笔南唐院本花。
凄切谁有鸣夜笛,苍茫只履隔天涯。
悬知白发逃禅客,醉倒城东卖酒家。
月转禅扉老树斜,石幢檐卜影交加。
一龛西竺高贤像,数笔南唐院本花。
凄切谁有鸣夜笛,苍茫只履隔天涯。
悬知白发逃禅客,醉倒城东卖酒家。
这首清代徐子苓的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月转禅扉老树斜”,通过月光洒在禅门和倾斜的老树上,营造出夜晚寺庙的宁静氛围。接着,“石幢檐卜影交加”进一步渲染了深沉的禅意,暗示着时光流转与僧侣生活的寂寥。
诗人走进寺庙,看到“一龛西竺高贤像”,对高僧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而“数笔南唐院本花”则借江南画风的花卉,寄托了对艺术的欣赏和对过去的追忆。然而,此刻的凄切情绪被“谁有鸣夜笛”的疑问所触动,似乎在问谁能理解这份孤独。
“苍茫只履隔天涯”表达了诗人与黄山人的距离遥远,以及对故友啸公的怀念。最后,诗人想象那个白发的逃禅者,可能在城东的酒家借酒浇愁,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奈和沧桑。
整首诗以寻访画作为契机,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感慨,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三星跂相视,新月拳素光。
两宫高自出,双阙遥相望。
云霞绚河汉,机杼成文章。
罗帏彯四座,华烛摇中堂。
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
流猋激长夜,杀气陨严霜。
萧萧堕白发,翩翩曳衣裳。
男儿不憔悴,谁知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