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企喻歌·其三》
《企喻歌·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鹞子下狡兔,不顾黄雀群。

男儿饱百战,少年笑杀人。

(0)
鉴赏

这首诗《企喻歌(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勇者与智者的不同形象,以及对勇敢与智慧的深刻思考。

首句“鹞子下狡兔,不顾黄雀群”,以鹞子捕食狡兔,不理会周围黄雀的场景为引,隐喻了勇者在追求目标时的决绝与专注,不被旁人或环境所干扰。鹞子象征着勇猛无畏,而狡兔则代表了需要克服的目标或挑战。黄雀群则暗示了周围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诱惑,但勇者对此视而不见,全神贯注于目标。

接下来,“男儿饱百战,少年笑杀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勇者的形象。这里的“男儿”不仅指男性,更象征着勇敢、坚韧和经历无数战斗的英雄。他们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因此对生死有着超然的态度,甚至在面对死亡时也能保持笑容,展现出一种超脱生死的豪情。这不仅是对勇者精神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鹞子、黄雀、男儿和少年等形象,构建了一个勇者与智者并存的世界,强调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气与智慧同样重要。勇者敢于直面危险,智者则能洞察局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生的精彩篇章。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马卧仙榜其堂曰乔松用韵题赠

所托自高远,悠然思岱宗。

审能存劲节,何用寄孤峰。

带砺齐铜柱,风云迈赤松。

大夫安足似,千古有犹龙。

(0)

寄西宁张明府·其五

五岭丹砂窟,神仙作令多。

文章鸿渐陆,枳棘凤巢阿。

高缀赤松实,旁分泷水波。

五云如可赠,借我护藤萝。

(0)

种梅·其三

门心俱似水,到处即罗浮。

侧径堪旋马,新阴未蔽牛。江城吹■篥,山月照襟裯。

莫怪参横候,花前忆故丘。

(0)

十二声诗·其十一杼声

促织吟东壁,清音入耳微。

家家喧杼轴,札札出蓬扉。

积缕知成疋,停梭想授衣。

闻声还报语,风雪正霏霏。

(0)

呈泽萌和尚

大道日陵夷,真风自虚妄。

城市足嚣尘,山林见高尚。

翘首丹霞巅,仙凡隔天壤。

巍巍大法王,所居得无上。

云树隐楼台,祗园集龙象。

众水尽朝宗,万山互回向。

三尺龟毛拂,一枝兔角杖。

埽荡野狐踪,打破犹疑网。

孤峰啸一声,空谷传清响。

侧耳闻法音,遐心驰梦想。

昨从南海来,入山呈伎俩。

多谢火炉边,清言发深广。

大冶铸干邪,顽金先出矿。

白社许从容,青山任来往。

假我竹边楼,解我尘劳鞅。

腊尽又新年,春光正骀宕。

山中岁月长,杲日当空朗。

披衣礼法筵,一拜一瞻仰。

百年老赵州,千岁今宝掌。

愿得镇追随,主宾更无两。

迟我三十年,白首重相访。

(0)

游罗浮回宿憩锡院

中宵独不寐,万象总萧然。

隔水来寒磬,西峰落夜泉。

月高霜气重,风急雁声偏。

明日罗浮路,回看何处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