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这首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苏轼的作品,他以欧阳修的西湖为灵感,通过描绘秋景和怀旧之情,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霜馀已失长淮阔”描绘了秋霜过后,宽阔的淮河景色变得模糊,暗含岁月变迁之意。接着,“空听潺潺清颍咽”以流水声象征岁月的流转,清颍河水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
“佳人犹唱醉翁词”中,"佳人"可能指的是歌妓或诗人自己,仍在吟唱欧阳修的词作,唤起对往日时光的怀念。“四十三年如电抹”运用比喻,形容四十三年的光阴过得飞快,如同闪电般短暂。
下片“草头秋露流珠滑”进一步渲染秋意,露珠晶莹,暗示时光易逝。“三五盈盈还二八”描述月亮的盈亏变化,寓言人生的无常。“与余同是识翁人”表达了词人与西湖有共同的记忆,而“惟有西湖波底月”则以月影永恒,反衬人事的短暂,寄寓了词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淡淡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西湖为背景,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苏轼深沉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