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沙弥文信大悲颂》
《沙弥文信大悲颂》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四言诗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欲见自己,频掣驴耳。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白牛懒惰,空打车辕。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头上安头,笑杀涪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wénxìnbēisò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tōngshēnshìyǎnjiàn

jiànpínchèěr

tōngshēnshìshǒujiězhùbiān

báiniúlǎnduòkōngchēyuán

tōngshēnshìdǐngdàituó

tóushàngāntóuxiàosh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沙弥文信大悲颂》中的片段,以独特的比喻手法表达了深刻的禅意。诗人通过描述沙弥(初出家的小和尚)的形象,寓言般地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和解脱困境。

"通身是眼,不见自己",形象地描绘了沙弥虽然具备观察世间万物的眼睛,却未能看清自己的本性,暗示修行者需要深入内省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

"欲见自己,频掣驴耳",进一步强调要认识自己就像驾驭顽固的驴子,需要不断调整和引导,才能使心灵有所觉醒。

"通身是手,不解著鞭",寓意沙弥虽然有许多能力,但若不懂得运用智慧去引导自己的行为,就如白牛拉车,徒劳无功。

"白牛懒惰,空打车辕",形象地刻画了沙弥的懈怠与迷茫,即使付出努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也是无效的。

"通身是佛,顶戴弥陀",表明沙弥虽然追求佛道,但若不能超越自我,只是在形式上模仿,如同头上戴着佛像,缺乏内在的觉悟。

"头上安头,笑杀涪皤",最后一句以幽默的方式指出,如果一味地在表面上追求佛法,而不触及核心,就会显得可笑,如同涪皤(古代传说中的愚人)一般。

整首诗寓教于乐,通过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修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以及如何正确运用智慧和行动。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其六

南旺湖边沙柳春,鹅黄凫藻相鲜新。

棹歌歌遍江南曲,袅袅长风吹白蘋。

(0)

至日偶成

天南南至暖如春,向晓祥云捧日轮。

旅雁似嫌关塞冷,野梅应笑岁时新。

洗兵力欲翻银汉,鸣佩心犹侍玉宸。

岭海阳回真乐事,调和葭琯是何人。

(0)

送费都事使饶州

南宫建礼趋庭日,北阙承恩奉使时。

潞渚晓行垂柳径,鄱阳秋思碧梧枝。

传家节操闻鸾掖,华国文章出凤池。

回首五云天咫尺,泰阶平处是昌期。

(0)

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其二

长留双睫待韶华,学易行年已渐加。

窗里自分淮海岫,雾中谁看蒋陵花。

图传九局寻犹见,树带千崖望却遮。

更把五弦挥一曲,飞鸿南去是天涯。

(0)

江约之大尹谒粤洲先祠次韵

松柏冈头竹径深,先祠何幸一光临。

白驹皎皎来虚谷,黄鸟嘤嘤送好音。

皇极注残犹有墨,义田赒尽已无金。

云鹏一去空留迹,日永天多思满襟。

(0)

闻近有跃舞歌呼自谓寻乐者因再用韵·其二

道心于我本非遥,合一真传久寂寥。

茂叔每从颜学孔,咎繇曾致舜为尧。

源泉混混须前进,松柏苍苍见后彫。

此日登台遥引望,鸢飞应自在云霄。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