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其二》
《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其二》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长留双睫待韶华,学易行年已渐加。

窗里自分淮海岫,雾中谁看蒋陵花。

图传九局寻犹见,树带千崖望却遮。

更把五弦挥一曲,飞鸿南去是天涯。

(0)
鉴赏

此诗以“咏耳目齿三首次顾东桥韵(其二)”为题,作者为明代的黄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美景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首句“长留双睫待韶华”以“双睫”比喻眼睛,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渴望留住美好时光的情态,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与留恋。接下来,“学易行年已渐加”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知识与经验也在逐渐积累,体现了成长的过程。

“窗里自分淮海岫,雾中谁看蒋陵花”两句,通过“淮海岫”和“蒋陵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记忆的追忆。其中,“淮海”可能暗指淮河地区,而“蒋陵”则是古代帝王陵墓的代称,这里或许寓含着对历史与时间的感慨。

“图传九局寻犹见,树带千崖望却遮”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九局图”和“千崖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事物的怀念与追寻,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阻隔与限制。诗人似乎在寻找过去的痕迹,但又被眼前的景象所遮挡,这种矛盾感增添了诗歌的深度。

最后,“更把五弦挥一曲,飞鸿南去是天涯”以音乐和飞翔的大雁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通过弹奏琴弦,诗人试图捕捉并表达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而大雁南飞的形象,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远方的梦想。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远的哲思中,展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思越州山水寄朱庆余

窗户潮头雪,云霞镜里天。
岛桐秋送雨,江艇暮摇烟。
藕折莲芽脆,茶挑茗眼鲜。
还将欧冶剑,更淬若耶泉。

(0)

鸟散余花落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
共看飞好鸟,复见落余花。
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
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
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
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0)

啄木谣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
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0)

闻高侍御卒贬所

西京高院长,直气似吾徒。
走马论边备,飞声感庙谟。
官移人未察,身没事多符。
寂寞他年后,名编野史无。

(0)

子夜夏秋二曲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
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
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0)

寄紫阁无名新罗头陀僧

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营。
大海谁同过,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尽,鬓发定中生。
紫阁人来礼,无名便是名。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