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捎燕掠。脂残粉褪无人觉。子规昨夜来相约。
行遍江南,红雨纷纷落。斜阳一片閒池阁。
捲帘休骂东风恶。马嵬青冢都萧索。
料得黄昏,一样怜飘泊。
莺捎燕掠。脂残粉褪无人觉。子规昨夜来相约。
行遍江南,红雨纷纷落。斜阳一片閒池阁。
捲帘休骂东风恶。马嵬青冢都萧索。
料得黄昏,一样怜飘泊。
这首清代徐釚的《一斛珠·落花》描绘了一幅春色消逝、花事阑珊的画面。"莺捎燕掠"和"脂残粉褪"生动地刻画了花朵凋零、春光不再的场景,仿佛是小鸟在花丛中穿梭,而花朵的鲜艳色彩已褪去,悄然无声地引起人们的惋惜。"子规昨夜来相约"借杜鹃鸟的啼声,暗示了春天的离去,"红雨纷纷落"则以比喻手法形容花瓣如雨般飘落,形象地表达了落花的凄美。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夕阳下的池阁,"斜阳一片閒池阁"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捲帘休骂东风恶"劝慰人们不必因东风(春风)吹落花朵而心生怨恨,因为自然规律使然,春天的更迭是无法阻止的。
最后,词人宕开一笔,提及历史上的马嵬坡与杨贵妃的青冢,"马嵬青冢都萧索"暗寓繁华已逝,英雄美人皆成过眼云烟。"料得黄昏,一样怜飘泊"以黄昏时分的飘零之感,寄寓了对世间万物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落花命运的深深共鸣,表达了词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
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
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
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
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
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
用此散楚兵,子房谋计深。
乃知国家事,成败因人心。
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惊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众知难。
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
群贤讵减山阴会,远俗初闻正始声。
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
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