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章共一途,宰官犹是大名儒。
抡才自有真衡鉴,拔萃超凡总不诬。
经济文章共一途,宰官犹是大名儒。
抡才自有真衡鉴,拔萃超凡总不诬。
这首诗赞美了刘谦山邑侯的德政,以“经济文章共一途”开篇,巧妙地将政治治理与文学才华并提,暗示刘谦山不仅在政务上卓有成效,在文化修养上也堪称一流。接着,“宰官犹是大名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刘谦山作为地方官员,不仅在行政管理上有卓越表现,更在学术和道德层面有着深厚造诣,堪比有名望的学者。
“抡才自有真衡鉴,拔萃超凡总不诬。”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刘谦山选贤任能能力的高度肯定。意思是说,选拔人才时,他拥有公正而精准的判断力,能够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出真正杰出的人才,这些被提拔的人才无论在才能还是品德上都超越常人,没有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对待。这不仅是对刘谦山个人能力的赞扬,也是对其为官之道的推崇,体现了对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重视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对刘谦山德政的深刻赞赏,既肯定了他的行政才能,又赞扬了他的学术修养和公正无私的用人原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作品。
妾生两娇女,佩萸年甫六。
长者名阿绵,十岁随汝宿。
为姑在时生,爱若出己腹。
前年妾产男,坠地夭殇速。
昙花偶一现,赚汝三日哭。
乃抱同姓儿,螟蛉期式谷。
众雏尚无知,教养皆汝托。
鬻子恩勤斯,至不暇膏沐。
五伦始夫妇,伉俪谁不笃。
况乃二十年,患难同颠覆?
生世苦不谐,偕老愿斯足。
夺我一人心,天乎何太酷!
区区河鱼疾,良医手皆束。
岂无海上方,不能占勿药?
徽音与令仪,一朝归冥漠。
静言思平生,百身嗟莫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