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曲池凉,风动湘帘捲。
忽见流莺度短枝,娇弄千声啭。
新绿遍园林,细草铺茵软。
谁踏苍苔破晓来,花底琴丝缓。
雨过曲池凉,风动湘帘捲。
忽见流莺度短枝,娇弄千声啭。
新绿遍园林,细草铺茵软。
谁踏苍苔破晓来,花底琴丝缓。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雨后的一片宁静与生机。首句“雨过曲池凉,风动湘帘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的清凉与微风轻拂帘幕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忽见流莺度短枝,娇弄千声啭”生动地描绘了黄莺在枝头跳跃,婉转啼鸣的场景,赋予了画面以生命与活力。诗人通过“娇弄千声啭”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黄莺的灵动与悦耳的歌声,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随后,“新绿遍园林,细草铺茵软”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初夏园林的景象,绿意盎然,细草如茵,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最后,“谁踏苍苔破晓来,花底琴丝缓”则以一个疑问句式,引人遐想,仿佛有人在清晨踏着苍苔而来,悠扬的琴声从花下传来,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静谧与雅致。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
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
薄命敢辞长滴泪,倡家未必肯留君。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
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