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生涯一草堂,草衣木食恣安详。
烟花已许瀛洲并,日月偏随野兴长。
渐止黄鹂将数侣,重来紫燕语青阳。
从容久拟陶潜宅,懒懈无心学楚狂。
寥落生涯一草堂,草衣木食恣安详。
烟花已许瀛洲并,日月偏随野兴长。
渐止黄鹂将数侣,重来紫燕语青阳。
从容久拟陶潜宅,懒懈无心学楚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草堂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居,穿着草衣,食用木食,过着自在而安详的日子。他似乎与世隔绝,却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
“烟花已许瀛洲并”,这里的“烟花”可能象征着繁华或尘世的诱惑,但诗人却将其与“瀛洲”——传说中的仙岛相提并论,暗示了他虽身处尘世,却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超脱。“日月偏随野兴长”,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他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合,充满了野趣和自由。
“渐止黄鹂将数侣,重来紫燕语青阳”,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黄鹂和紫燕,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黄鹂和紫燕的归来,仿佛是春日的使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最后,“从容久拟陶潜宅,懒懈无心学楚狂”,诗人表达了自己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而不愿像楚狂那样放浪形骸。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堂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谲龙息形生,夭矫萦水脉。
一壑滂千曲,浅之万余尺。■辚十道车,声此怒淙赫。
荛童指岩背,旷有丹师宅。
梁起绳度空,心堕风掤石。
凝苔荐轻履,引藤眩飘帻。
险过寒光平,屋树通皓白。
戮立坐无阶,垂足当户席。
鲛绡摄潭底,綷縩曳天脊。
仰头逝仙群,铃佩吟雾帟。
朗悟源上源,鸳浆梦今夕。
众山郁氤氲,苍冥逼诸天。
平野豁然开,下有陌与阡。
人家傍山涧,绕屋飞流泉。
新晴融地脉,草木增清妍。
鸣鸡互相答,喔咿破朝烟。
山翁昼出汲,挹露拾秋绵。
顾人舆盖客,咤叹惊神仙。
人生有定分,丰啬理难全。
安知奔走劳,讵若安居贤。
吾方私愧汝,未谋二顷田。
戒诗昔有诗,庚辰诗语繁。
第一欲言者,古来难明言。
姑将谲言之,未言声又吞。
不求鬼神谅,矧向生人道。
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
与其见鳞爪,何如鳞爪无。
况凡所云云,又鳞爪之余。
忏悔首文字,潜心战空虚。
今年真戒诗,才尽何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