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
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
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
下马招提揖僧话,始知尘境有仙乡。
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
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
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
下马招提揖僧话,始知尘境有仙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外漫步,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开篇“郊行不欲经城市,厌见尘沙漠漠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向往。这里,“郊行”即是走在郊野的小路上,是一种逃离尘世的行为。“厌见尘沙漠漠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不愿意看到那些让人感觉到烦躁与无聊的尘土飞扬。
接下来的“响树蜩螗凭晚吹,绕陂凫鹜占残阳”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响树蜩螗凭晚吹”,蜩螗在傍晚时分依附于树木间鸣叫,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谐相呼应。而“绕陂凫鹜占残阳”则描写了水鸟们在田野边缘争夺着夕阳余晖,这些生灵都在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最后一缕光辉。
诗人随后表达了与世隔绝的愿望:“青山与世久相绝,修竹于人未易忘”。这里,“青山”象征着永恒和宁静,诗人希望能够长久地与这片纯净的自然界保持联系。修竹则是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这种品质在尘世间并不常见,但却深植于诗人的内心。
最后,“下马招提揖僧话,始知尘境有仙乡”两句,则揭示了诗人通过与僧侣的对话,发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之地。这里,“下马招提揖僧话”表明诗人的谦逊和求索,而“始知尘境有仙乡”则是诗人内心的一种顿悟,即便在喧嚣的尘世中,也可能存在着超凡脱俗之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超脱尘世愿望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意境。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春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妙思黄华句,雄篇绣补铭。
龙文生赤汗,鸾翮奋青冥。
暂枉神都远,同追祖帐停。
二京分化理,八座备仪形。
仙棹花催发,官途柳为青。
微生荷剪拂,孤迹困飘零。
空谢伸眉日,多愁短发星。
公还众所祝,强饭念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