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
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
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
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
蘸语夜潮,回烛风廊,凌波步。霓裳新按云韶部。
便不是、常年宫谱。会看声动枢南,唤雷启户。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
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
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
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
蘸语夜潮,回烛风廊,凌波步。霓裳新按云韶部。
便不是、常年宫谱。会看声动枢南,唤雷启户。
这首《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词中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珠院中的一场音乐会,词人与朋友们在晨曦微露时分欣赏着美妙的音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汉苑中的洞箫声和流莺的鸣叫交织,如同东风拂过,带来生机。他们欢聚一堂,品酒赏梅,时光仿佛被精心裁剪,如彩花般绚丽。
词人强调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春光,尤其是那双鬟女子的回首一笑,如娇艳的红雾,令人难忘。夜晚,潮水轻拍,烛光摇曳,女子踏着月色而来,如同凌波仙子。接着,他们演奏起霓裳羽衣曲,新颖而不同寻常,超越了常规的宫廷乐谱。词的结尾预示着音乐的魅力将震动京城,唤起雷鸣,打开新的篇章。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音乐的动人之处,展现了词人与友人共享春日欢乐的场景,以及对艺术创新的期待。